猫血栓病是猫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也有人称猫鞍状血栓或猫心源性血栓栓塞。据国外统计,猫的发病率为0.6-0.7%。笔者近日在临床见到一猫血栓病疑似病例,现对该病例情况及猫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做一详细介绍。
1.病例介绍
1.1病史
患猫为6岁家猫,雄性,营养状况良好,因双后肢突然表现疼痛,呕吐,继而后躯瘫痪,前来就诊。主诉本次为近一个半月的第三次发病,疼痛及瘫痪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左侧较右侧严重。前两次发病做生化检验及X线检查未见异常,经止痛、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静脉输液治疗后,1-3天好转,5天恢复正常。
1.2临床检查和治疗
就诊时,患猫呼吸急促,两前肢可立起,背部敏感,双后肢及尾瘫软无力,脚爪无深部痛觉,后肢及脚垫发凉,肛门松弛,直肠温度37.3℃。生化检验,排除了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怀疑为特发性神经炎、肿瘤压迫、或血栓造成后躯瘫痪。给予输液、对症治疗,并使用远红外加热垫。输液期间,一度尾巴可轻微抬起,后肢温度有所上升,但整体未见明显好转,曾呕吐4次,一次带血。出现尿失禁,并不时从肛门流出稀便,患猫躁动、气喘。给予氢溴酸莨菪碱(654-2)注射后,稍见好。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当晚患猫仍表现疼痛不安,第2天再次就诊时,发现后肢脚垫发绀,体温严重降低,膀胱内有积尿,更加怀疑猫血栓病。继续对症治疗,并静脉注射肝素,不久患猫死亡。
1.3死后剖检
胸腔、肺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外观无异常。腹腔内有较多红色积液、散发腐臭气味,胃黏膜、肝、脾、胰腺、右肾未见异常;左肾的一半有轻微弥散性淤血,盲肠以前的肠道紧缩,无内容物;盲肠及其后肠段膨大,分界明显,肠壁变薄呈灰黑色,完全坏死,肠腔内充满糜状积粪。整个膀胱也呈现坏死,内有积尿。诊断为血栓引起的组织坏死、循环障碍导致动物死亡。
2.猫血栓病探讨
2.1发病原因
猫血栓病通常是在左心房或/和左心室内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液移行,栓塞在较小的动脉,阻碍了下游组织的氧气供应。90%以上的栓塞发生在主动脉的三分叉部,在该分叉处动脉分支到两条后腿,栓塞的血栓似马鞍状,因此也叫鞍状血栓。血栓也可能栓塞在通向前肢、脑部、胃肠道、肺或肾脏的动脉及冠状动脉。
猫血栓病发生于患有肥大性心肌病的猫,也可继发于猫肿瘤性疾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局部心内膜损伤、血液黏滞度升高、左心房扩张等。
2.2流行病学
大约三分之二的患猫为公猫,因为公猫的肥大性心肌病发生率比较高。阿比西尼亚猫易患心脏病,也很容易患该病。任何年龄段的猫均可发生,中年猫发病率更高。至今未发现该病有地理分布差异。
2.3临床症状和诊断
鞍状血栓的典型症状包括:双后肢4级瘫痪、后肢股动脉搏动消失,肢远端及脚垫变凉,脚垫及甲床发绀。血栓形成10-12小时后,胫骨和腓肠肌由于肌肉局部缺血而变僵硬,这种僵硬在24到72小时后会缓解。一侧总是比另一侧症状更严重。大多数猫临床出现脱水和体温降低。如果是不完全栓塞,可能只表现间歇性跛行,但以后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栓塞。
患猫一般还表现为剧烈疼痛,气喘,体温降低,血糖升高,肌酸肌酶升高,氮血症等。心脏听诊可能听到奔马律,心杂音或/和心率不齐。
单侧臂动脉的血栓可引起单肢轻瘫,通常发生在右前肢。发生在其他部位的栓塞可因相关脏器的缺血和坏死,出现相应症状,如肠系膜动脉栓塞引起血便,肾栓塞引起氮血症等。
临床症状结合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生化检验和尿液分析等可以做出确诊。患猫血栓形成后,肌酸激酶很快升高,尿素氮/肌酐比值(BUN/CRE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在血栓形成12小时后升高,36小时后达到峰值,可能出现高血糖、低血钙和分裂杆状白细胞增多,凝血机能异常。由于血栓影响了下端骨骼肌的再灌注,可能会发生急性高血钾。随着食欲减退和利尿剂的使用,可能会出现低血钾。超声心动检查可以查到心脏和血管的血栓。左心房和左心室由于血流阻滞,出现特发的回声增强(“烟状”),这是形成血栓的预报。也可应用闪烁描记法、核磁共振成像、CT和血管造影术做出诊断。
2.4 治疗
控制并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律不齐:治疗包括给予速尿、氧气、ACE抑制剂、营养剂等。
支持疗法:纠正脱水,调节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保温,营养支持。
控制疼痛:在发生栓塞的24小时之内,疼痛剧烈,以后痛感迅速下降。阿司匹林(25mg/kg体重,2天1次)既是止疼剂,也可以防止血小板的凝集。也可应用芬太尼止疼贴片或给予氢吗啡酮、布托啡诺等。
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可选药物包括:
① 肝素:如肝素钠,其初始剂量为100-200 U/kg静脉注射,然后50-100 U/kg皮下注射,6-8小时一次。法安明100 U/kg,皮下注射,12-24小时1次;或依诺肝素1mg/kg,皮下注射,12-24小时1次。
② 法华林(香豆素):可用于防止血栓的长期治疗,通常初始剂量为0.25-0.5mg,口服,1天3次。
③ 阿斯匹林:25 mg/kg,48-72小时一次,常见的副作用是厌食和呕吐。
④ 氯吡格雷(波立维):给药后三天发生作用。一次1/4片(75 mg),24小时1次。10%的病例出现厌食、呕吐和腹泻的副作用。
溶解已经存在的血栓。在出现血栓症状4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血栓溶解和再灌注的效果比较好。常用的两种溶栓药是溶栓酶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酶首剂量在20分钟以内注射90,000U,接着45,000U/小时,连续输注3小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0.25-1.0 mg/kg/小时,静脉注射,注射总量控制在1-10 mg/kg。据统计,在给予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猫中,50%用药36小时后出现血流再灌注,43%的猫存活下来,并在48小时内恢复了后肢的活动性,但50%的猫死于再灌注综合征(主要是致命的高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和心衰等并发症。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该药的应用。
此外,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血栓恢复可能有效;热敷患肢以使血管舒张可能有所帮助。
手术取栓:因为猫血栓病的急性发作期间,患猫往往存在充血性心衰、低体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心律失常,这些都是麻醉和手术的禁忌症,因此一般不考虑手术取栓。
2.5 急症监护
治疗猫血栓的时候,应密切监测患猫后肢的活力、心跳和心律、尿素氮/肌酐比值、电解质水平和患猫的精神、食欲等。进行溶栓治疗时还应监测局部活化凝血时间,使之控制在正常值的1.5-2倍。建议只在具备重症监护和24小时观察条件的医院进行溶栓治疗。
再灌注综合征引起的高血钾,可能毫无征兆的突然发生,因此对住院进行溶栓治疗的患猫,应施行连续的心电监护。高血钾的猫一旦出现心动过缓和心跳暂停是濒死的征兆。当动物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可静脉注射NaHCO3注射液,接着持续静脉滴注常规胰岛素和葡萄糖。
2.6 防止复发
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每次5 mg,3天1次)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有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病史的猫,需终生治疗。因为猫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通常继发于以前未诊断出来的心脏疾病,评估心脏的功能、治疗原发病就显得尤为重要,预后如何与此密切相关。
2.7 预后
猫血栓病存活率大约为35%,急性死亡常发生在发病2天之内。如治疗3天后,患肢温度仍没有回升,建议实施安乐死。通过治疗,一些患鞍型血栓病例,单侧或双侧后肢在10-14天内恢复活动性,3周后运动功能(如踝关节的屈伸性)明显恢复,通常一条腿比另一条恢复要好。运动功能4-6周后可完全恢复。大多数猫仍然会复发,一般存活期在11.5个月。
预后不良的患猫常表现为:严重左心房肥大;急性高血钾;后肢发生僵硬且48-72小时后仍不能变软,肢体远端坏死;多器官多系统的血栓;出现左心房或心室的血栓或有特发声影;尿素氮/肌酐比值升高;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持续低体温等。另外,以前发生过血栓的猫也往往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Damon B. Rodriguez, Neil Harpster:Aortic thromboembolism associated with felin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Small Animal/exotic ,2002, JUNE:478-482
[2]Laste Nancy J, Harpster Neil K.: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00 cases of feline distal aortic thromboembolism:1977-1993,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nimal Hospital Association ,1995(31):492-500
[3]Philip R. Fox.:feline thromboembolism- new clinical perspec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WSAVA Congress, Sydney, Australia ,2007, Published in IVIS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WSAVA
[4]Reimer SB, Kittleson MD, Kyles AE. :Use of rheolytic thromb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feline distal aortic thromboembolism, Journal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2006,20(2):290-6
[5]Smith CE, Rozanski EA, Freeman, LM, et al.:Use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cats: 57 cases (1999-200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nimal Hospital Association ,2004, 225(8):1237-41
[6]Smith SA, Tobias AH, Jacob KA., et al:Arterial thromboembolism in cats: acute crisis in 127 cases (1992-2001)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with low-dose aspirin in 24 cases, J Vet Intern Med 2003,17:73-83
[7]Smith CE, Rozanski EA, Freeman LM ,et al:Use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cats: 57 cases (1999-2003), J Am Vet Med Assoc. 2004,225(8):1237-41
[8]Schoeman JP. :Feline distal aortic thromboembolism, a review of 44 cases (1990-1998),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1999, 1(4):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