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猫甲状腺功能亢进
    来源:辈宠网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最常见的猫科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身体制造过多的甲状腺素所引发,约有98~99% 的病例是因为甲状腺良性增生所引发,有1~2% 的病例则是所谓的恶性肿瘤,不论良性或恶性其成因则尚未明了,有70% 的病例是双侧发生肿大,单侧发生肿大约占25~30%,约有90% 的甲状腺肿大病例能被有经验的兽医师以触诊探知。

年龄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病例在4~22 岁之间,平均为13 岁,有95% 的发病猫在10 岁以上,并无性别或品种好发性。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体重减轻( 88~98% )、贪食( 49%~67% )、多喝水及多尿( 36~45% )、呕吐( 33~44% )、好动( 31~34 % )、及下痢(15~45% ),也有某些猫会呈现昏睡、沉郁、厌食、及虚弱( 5~10% ),有少数猫会因为发生肺水肿而呼吸困难( 2% )。

如果放任甲状腺功能亢进而不加以治疗时,就可能会引发肥大性心肌病,而且容易与原发性肥大性心肌病发生诊断上的混淆,所以老猫被诊断出有心脏病时,特别是有涉及心室肥大时,都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以前的报告指出约有87% 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猫会合并发生高血压,一旦诊断出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压的测量及高血压的控制也是必须考量的,但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控制时,血压也是会同时缓解的,但这样的理论近年来受到很大的挑战,更新且大型的回顾研究报告指出,约只有9~23% 的猫甲亢病例会并发高血压,并不如先前预期的那样高,而且研究也发现,甲状腺贺尔蒙的确是可以增加心脏输出,但也同时会造成周边血管的扩张作用,而且对心脏输出的作用可能较周边血管扩张作用来得小,所以甲状腺贺尔蒙对于血压的总和作用反而应该是降低血压,所以甲亢反而就有可能会遮掩原本就存在的高血压状态,于开始治疗后,反而必须担心潜在的高血压状态会浮现,所以治疗之后的定期血压
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再Morrow 的研究中发现有20% 的甲亢猫于治疗后会发展成全身性高血压,平均所需形成的时间约为5.3 个月,而这些治疗后发成高血压的猫咪族群中也只有35% 会并发氮血症,所以这点也说明高血压并不全然是因为肾脏功能恶化所造成的后遗症。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会降低肾丝球体过滤速率,使得潜在的慢性肾脏疾病恶化,也表示甲亢其实可能会掩盖潜在的慢性肾脏疾病,因此治疗后的肾脏指数追踪是相当重要的,而对于治疗前已经呈现氮血症的甲亢病例,更应同时着重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支持治疗。

诊断
临床症状
超过10 岁的老猫、体重减轻、多喝水及多尿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测试。

触诊
须由有经验的医师来进行

血液生化
约90% 的发病猫会呈现上升的ALT 或ALKP, 有些则可能出现氮血症。

全血计数
约有一半的发病猫会呈现上升的PCV。

尿液检查
尿比重过低。

血液T4 值
约90~98% 的发病猫会呈现上升的T4 数值,因为有些猫咪的T4 数值会在一天内出现明显起伏,有时在正常值内,有时又过高,所以,当猫咪被怀疑甲状腺功能亢进而T4 数值检验正常时,应于1~2 周后再进行复验。

治疗

初期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病猫有较高的麻醉风险性,所以初步的治疗会以口服药为主,Methimazole 可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用来早期稳定猫咪的病情并消除临床症状,须定期每3~4 周监测血液中T4 数值,并根据数值来调整剂量,一旦稳定后才开始考虑其它的治疗方式,如外科手术或I 131 治疗。

决定性或长期治疗
在医疗上总是希望有一种治疗方式能一劳永逸,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如此放射碘治疗I 131 是一种放射线同位元素,可以破坏功能亢进的组织而不伤害正常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报告中的成功率约在95% 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认为最好的治疗方式,甲状腺功能会于治疗后一周内恢复正常,但目前台湾的法规似乎不太可能让临床兽医师进行这一类核子医学的治疗。

外科手术
在考虑手术切除甲状腺前,必须先服用一阵子Methimazole 让患猫达到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避免高风险的麻醉过程,但手术后可能会造成致死性的低血钙,或者可能形成甲状腺功能不足而终生须要口服甲状腺素。

长期口服Methimazole

这是较保守、经济的治疗方式,但必须每4~6 个月进行T4、全血计数、血液生化检查,呕吐及厌食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其它也包括: 昏睡、脸部搔痒、自残、黄疸、及出血,血液检查可能出现的异常包括: 嗜酸性球增多、嗜中性球减少、淋巴球增多、颗粒性白血球缺乏、血小板减少、肝脏酵素上升,通常这些副作用是轻微的,且在停药后数天内改善。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