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受钝性暴力打击后,腹部皮肤保持完整。而腹壁或腹壁脏器发生破裂、穿孔、出血等病理改变。现最常见的是腹部损伤,约占腹部损伤的50-70%,最常见的是车祸、犬咬伤、高处跌下、人为踢伤及打伤等。
腹部闭合性损伤不但可以发生腹壁损伤,还可以发生腹内脏器损伤。内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复杂,若处理不及时不恰当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对待。
腹部脏器分为实质和空腔脏器两大类。实质脏器包括腹腔内肝脏和脾脏,在腹膜后的胰脏、肾脏等。这些脏器血液循环及其丰富,质地脆弱,受伤后容易破裂造成大出血或形成水肿。空腔脏器有胃、小肠、大肠、胆囊、膀胱等。这些脏器受伤后临床主要表现是腹膜炎,伤后发生穿孔,穿孔后内容物进入腹腔即可发生腹膜炎。
损伤的相关因素
(1)脏器充盈时容易破裂,空虚者不容易破裂。
(2)固定的脏器容易受损伤,如脾蒂、十二指肠空肠曲、回盲部、结肠两端都比较固定,直接外力作用下,固定的脏器不易避开,容易受伤。没有直接外力也可以导致肠系膜根部,各脏器固定部位的撕裂伤。
(3)暴力作用的部位不同,损伤的脏器也不同。暴力直接作用于脐上前腹壁,可造成胃、十二指肠和胰腺损伤,作用侧腹部能损伤肾脏。季肋部受伤常可发生肋骨骨折,左侧还可发生脾脏破裂,右侧可合并肝脏损伤。暴力作用于下腹部和盆腔,常有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直肠或后尿道损伤。
(4)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暴力的大小、重量、硬度、速度等有密切关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诊断腹部损伤是要鉴别以下几点
(1)除腹部损伤外,又无腹部以外的对生命威胁较大的复合伤,如心脏、肺脏、脑部的损伤和严重的骨折。
(2)腹壁损伤是单纯腹壁损伤还是合并腹壁脏器损伤?
(3)腹部那个脏器受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如何?
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详细询问受伤的情况,受伤的部位,受伤至就诊的时间以及受伤后的病情。在询问病史的同时立即进行全身检查。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对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作详细全面检查。腹部要观察腹壁皮肤有无擦伤、皮下又无出血、瘀斑、有无胸部肋骨骨折或骨盆骨折。对病变不明显的病历要反复进行腹部的触诊、叩诊和听诊,特别要注意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的部位和程度的变化。要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尿常规检查等。
腹壁受伤主要表现为腹壁受伤部位疼痛和压痛,腹壁肌肉收缩时疼痛加重。腹壁擦伤,因出血量少一般没有血压、脉搏的变化,也不会有明显的腹膜炎表现。有下列情形时应考虑腹部脏器的损伤:
(1)有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有呕血、便血或血尿。
(3)早期出现休克。
(4)腹腔内有移动性浊音或肝浊音界消失。
(5)有明显的腹膜炎表现.
(6)有大量内出血的表现。
各脏器损伤的特点
腹腔脏器较多,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也不同,为更好的作出鉴别诊断,应当认清各种脏器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和各种检查的结果。
(1)肝脾破裂:都是实质器官,血液循环丰富,当右侧或左侧季肋受伤时容易伤到肝脾,若有肋骨骨折,更应警惕肝脾受伤的可能。
轻者仅有局部疼痛和压痛,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肝脏或脾脏。重者大量的血液流到腹腔和同侧隔下,出现呕吐、面色苍白,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腹部有移动性浊音,穿刺吸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出血时腹膜炎的体征并不明显,若合并肝胆管破裂有胆汁流入腹腔,则可出现腹膜炎体征,若血液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有呕血和黑便,此时动物已危急。透视同侧隔肌升高,运动受限制。B超明显肝脾肿大,外型不整观。
(2)胰脏损伤:胰脏虽然是实质器官,但他在腹膜后,常与其他脏器合并受伤。在损伤早期及损伤较轻时,临床不明显,诊断较困难。严重的胰脏破裂,大量血液和胰液经小网膜孔进入腹腔,因而有明显的腹膜刺激表现,全腹有压痛、疼痛、肌紧张。以上腹部最为明显,叩诊有浊音、听诊肠鸣音消失。化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血红素和红细胞计数下降。腹腔穿刺吸出血性和脓性液,吸出液体和尿中淀粉酶很高,以上种种表现需高度怀疑胰脏损伤的可能,需行开腹探查术。
(3)胃破裂:破裂机会很少,损伤后内容物流入腹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溃疡病穿孔相似。
(4)十二指肠损伤:大部分在腹腔后,不易受伤。如有损伤,会有大量胆汁及胰液溢出,引起化学性腹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背部及左肩部疼痛,呕吐血性物,早期出现休克。穿刺有胆汁样液体。腹部透视腹膜后有组织间积气应怀疑有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可能。
(5)小肠损伤;损伤后自裂口流出大量肠容物,临床表现与其损伤部位及有无出血有关,大出血可引起早期休克,空肠损伤临床表现常表现为腹膜刺激和炎症;回肠末段穿孔,腹膜刺激则不明显。早期动物症状不明显,腹痛及腹膜体征也不明显,容易误诊。数小时后病情迅速恶化,诊断虽能明确,但治疗的时机常被贻误。单纯小肠破裂腹腔内出现游离气体的机会很少,因此,腹部透视无离气体不能除外小肠损伤。
(6)结肠损伤:部分结肠在腹膜后,如这部分肠壁损伤,腹膜刺激较轻,容易漏诊。结肠内容物较干,含细菌多,容易感染,而化学性物质较少,刺激性小,故早期症状较轻,常仅有局限性腹膜炎。数小时后,感染扩散可形成较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
辅助诊断措施
(1)实验室检查:腹内有实质性脏器破裂而出血时,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数值明显下降,白细胞计数可略有增高。空腔脏器破裂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胰腺损伤、胃或十二指肠损伤时,血、尿淀粉酶值多有升高。尿常规检查发现血尿、提示有泌尿器官的损伤。
(2)腹腔穿刺抽液法:腹内脏器出血的早期或无游离气体的胃肠道破以及并存颅内损伤昏迷的动物,很难做出诊断,可做腹腔穿刺(如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超声引导穿刺更容易穿刺成功),根据穿刺液的检查结果,对损伤的性质做出判断。腹腔穿刺方法用大号留置针在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进行穿刺,当针刺破腹膜时有落空感然后拔出针芯,若吸不出液体可调节针的方向和深度,然后再进行抽吸。若有大网膜堵塞或液体未流到穿刺区,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吸出液体,当有下列情况时属阳性:肉眼可见血液、胆汁、胃肠内容物及尿液;纤维镜下红细胞白细胞及淀粉酶升高;冲洗液中发现细菌。
(3)进行严密观察:每15-20分钟测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变化。每30-60分钟做一次血常规,复查白细胞是否上升。必要时再做腹腔穿刺。
(4)手术探察:手术探察是最后一步,不要为了避免阴性探察而延误手术时机,有
下列情况时要及时进行手术探察:
A、腹痛加重和腹膜刺激的范围扩大
B、全身情况恶化如血压不能维持,脉率增快,体温和白细胞数升高,血红蛋白继续下降等,都说明血未止和感染加重。
C、肠鸣音减弱,消失或腹胀
D、隔下出现游离气体。
E、腹内积液增加或穿刺吸出气体、不凝的血液、胆汁、尿液或胃肠道的内容物。
手术注意点及术后治疗护理
(1)在开腹探察前,要对腹部以外的脏器,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给予恰当的处理、优先处理呼吸困难、开放性气胸、明显的大出血等。
(2)吸入麻醉是最佳选择,探查切口正中最为方便,打开腹腔时首先要注意有无气体溢出,腹腔液体的性质,血块,纤维蛋白素较集中的地方和大网膜移行部位,这样都有助于寻找损伤的部位。发现受损部位,则应先控制出血,夹住破口,再做全面检查。
先探察肝脾、再探察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以及相应的系膜。其次探察盆腔、膀胱。
(3)探察清楚后按照先处理出血,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先处理污染重的穿破伤,后处理污染轻的穿破伤。
(4)腹腔内脏器损伤诊断明确或有探查指征。应尽快剖腹探查。根据各脏器伤情,采用适当术式,作确定性处理。
(5)防止休克:术前必须给予补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6)注意清洗腹腔,并根据情况放置引流。
(7)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一般需2-3天,腹膜炎严重者需4-5天,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8)术后继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检查血尿常规,直到体温、血象恢复正常后2-3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