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浅谈犬、猫血液样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来源:辈宠网

摘要:为做好分析前血液样本的质量控制,本文对抗凝剂的合理使用、异常血液样本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用EDTA二钾和肝素抗凝血分别做了血细胞涂片和生化测定的对比试验,结果:肝素抗凝血血细胞涂片中性粒细胞不着色,EDTA盐抗凝血钙离子检测数值为零。提示:肝素抗凝血不适用于血细胞涂片检查,EDTA二钾抗凝血不适用于钙离子检测;制备合格的血液样本,是做好分析前血液样本质量控制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 抗凝剂

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检验质量的控制。而“分析前”指检验前阶段,即从取得样本到样本试验前的备用阶段。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极易被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血液样本的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临检中大多数不满意报告单均可溯源到样本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影响血液样本的质量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1 根据检验项目要求选用血液样本抗凝剂

目前,宠物实验室检验常用的血液样本抗凝剂有EDTA盐、肝素、枸橼酸盐和草酸盐等,实验室应根据不同试验项目,合理选用相应抗凝剂。下面就上述四种抗凝剂特点做一介绍:

1.1 四种抗凝剂的特性比较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有二钾(EDTA-K2-H2O)、二钠(EDTA-Na2 -H2O)和三钾(EDTA-K3),临检血液样本通常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荐使用的EDTA-K2抗凝[1],浓度为1.5-2.0mg/mL。EDTA-K2-H2O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适用于多项血液学检查,尤其适用于全血细胞计数及血涂片形态学检查。因EDTA盐是通过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而阻止血液凝固,故不适用于电解质、离子等生化项目的检验、凝血试验、血小板功能检查、输血及PCR试验等。

肝素是存在于所有哺乳类动物体内的天然抗凝剂,每毫升血液抗凝需要肝素15±2.5IU左右。肝素有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阻止凝血酶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因此常用于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的检测。另外,肝素具有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及血液粘度测定的理想抗凝剂。但由于可引起白细胞形态改变,因而不适用于白细胞计数和血液涂片。

枸橼酸盐主要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络合物,而起抗凝作用。此抗凝剂适用于止血与血栓实验、血沉、输血等,不适用于血液生化检验。草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其优点为溶解度大、抗凝作用强。缺点是使红胞缩小,故不适用于红细胞压积的测定及输血。

1.2 EDTA二钾和肝素抗凝血的实验对比

临检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血液样本抗凝剂选择不恰当,导致检验结果异常的情况。为探讨EDTA二钾和肝素抗凝血液样本对血细胞涂片和生化测定结果的影响,笔者做了如下试验:

1.2.1 犬、猫外周血的血细胞涂片试验

选用健康犬、猫各一只,采取后肢隐静脉血液各0.5 mL,分别用EDTA-K2-H2O和肝素锂抗凝,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制成2份血细胞涂片,用瑞氏-姬姆萨(瑞-姬)进行染色,结果如下:

犬EDTA-K2-H2O抗凝的血细胞涂片染色(见图1):背景呈灰红色,细胞形态规则,胞核结构清晰,呈紫红色;中性粒细胞胞浆呈淡红色,含有许多淡紫红色小颗粒;红细胞周边着色较深,中央淡染;其染色效果与公认的血细胞涂片效果相同。

犬肝素抗凝血细胞涂片(见图2):背景呈淡紫红色,细胞形态规则,核染色清晰,但中性粒细胞胞浆基本不着色,浆中有少量紫蓝色颗粒;淋巴细胞核、浆着色与EDTA抗凝血涂片着色基本相同;红细胞周边淡染,中央区域染成淡紫蓝色。猫EDTA-K2-H2O抗凝的血细胞涂片(见图3),染色情况同犬EDTA-K2-H2O血细胞涂片。猫肝素抗凝血细胞涂片(见图4):细胞形态规则,中性粒细胞胞浆不着色,胞核结构清晰;红细胞着色较浅,呈淡紫色。

以上结果提示:采用肝素抗凝的犬、猫血细胞涂片,中性粒细胞胞浆均基本不着色,红细胞着色淡染区域及着色都与EDTAK2-H2O抗凝血的血细胞涂片有较大差异;证明肝素抗凝血不适用于血细胞涂片形态学检查。

1.2.2 犬、猫EDTA二钾与肝素抗凝血的钙离子测定比较

选用一只5岁健康巴哥犬和一只3岁健康家猫,采取后肢隐静脉血液各1mL,分别用EDTA-K2-H2O和肝素锂抗凝,离心后分离血浆。使用IDEXX 8008干式生化分析仪,进行钙离子检测。结果显示:使用肝素锂抗凝的犬、猫血浆样本钙离子测定的数值正常;而使用EDTA-K2-H2O抗凝的犬、猫血浆样本钙离子检测数值为零。试验证明EDTA-K2-H2O抗凝血不适用于钙离子等生化项目的检测,这可能与EDTA盐和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的机理有关。

2 异常血样对生化检测的影响

溶血、脂血、黄疸等异常血样会对生化检测的结果产生诸多干扰。许多物质在红细胞内和在血清 (血浆) 内的含量不同。有文献报道:相当一些化学成分在红细胞和血清中的浓度分布有一定差异,当标本溶血后,红细胞中含量高的成分大量进入血清中......即使轻度溶血,也可使检测值明显升高[2]。众所周知: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在红细胞中的含量比血清(血浆)中的含量高数倍;而血钾(K)、谷草转氨酶(AST)等在红细胞中的含量比血清(血浆)中含量高出几十倍。因此,溶血的样本会造成血清(血浆)中TBIL、ALT、AST、K+等物质测定值假性增高。

脂血血清(血浆)样本外观呈乳白色,其中有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悬浮颗粒,造成肉眼所见的云雾状和浑浊。黄疸血清(血浆)样本外观呈黄色,内含黄色化合物。血清(血浆)浑浊、黄疸会对一些以光学为基础的检验产生干扰 ,特别是对比浊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实验影响颇大。比浊试验和ELISA实验使用的仪器检测波长通常为340-630nm,脂血、黄疸血清(血浆)在这个波长范围有较大的吸光度,检测时会被仪器误认为是样品的吸光度,造成检测结果假性升高。血清(血浆)浑浊时可散射光线,对吸光度产生正向干扰,导致白蛋白(ALB)、尿酸(UA)、总蛋白(TP)等测定结果偏高。血清(血浆)黄疸时,测定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明显升高。

3 制备合格的血液样本

3.1 防止溶血的技巧

采血后,应弃去针头,并沿管壁将血液缓慢注入试管,不可带针头加压注入;制备抗凝血时应严格按抗凝剂与血液的规定比例采血,混匀时避免强烈震荡;制备血清时应静置于室温或37℃恒温水浴,待血清自然析出,或以2000转/分离心,应避免高速离心造成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

3.2 黄疸、脂血样本检测前的处理

使用IDEXX 8008 生化分析仪时,可根据血液样本黄疸、脂血浑浊程度不同,做3-6倍稀释后检测。

3.3 血凝实验和血小板计数试验应选用一次性、疏水性塑料试管采血;

4 小结

4.1肝素抗凝血不适用于血细胞涂片检查,EDTA二钾抗凝血不适用于钙离子检测。应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合理选用血液样本抗凝剂。

4.2 溶血、脂血、黄疸等异常血样会对生化检测的结果产生诸多干扰,应严格操作,杜绝血样人为溶血。遇到人为溶血血样时,实验室应与临床沟通重新留取血样。脂血、黄疸血样可根据其黄疸、脂血浑浊程度不同,做适当稀释后检测。血液样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血液样本制备、处理等诸多环节,制备合格的血液样本,是做好分析前血液样本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从制度上保证,并熟练掌握采血和制备合格血样的技术,认真做好试验前的质量控制,以使

检验质量全面提高。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