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 是急慢性肝脏疾病或门体分流所引起的精神症候群,也是急慢性肝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患猫主要表现出对外界反应惊恐不安并不断发出嘶吼声,肢体震颤,厌食,消瘦,呕吐,便秘、虹膜铜染等症状。
肝性脑病发病机理: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调、假神经递质形成等有关,通常来讲血氨是最直接的神经因素。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脏和骨骼肌生成的氨,大部分来自肠道的氨在肝脏中经鸟氨酸代谢循环转变为尿素由肾脏排出,当肝功能发生异常时,肝脏对氨的清除减少,肠道产氨和吸收增多,尤其是肝门静脉短路时,肠道的氨未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血氨急剧升高透过血脑屏障而至脑部,引起肝脑病变。
诊 断:
● 严重肝病和门体侧支循环;
● 昏睡或昏迷;
● 有肝脑病的诱因存在;
● 肝功能损伤;
● 血氨升高等;
● 胆汁酸指标异常。
治疗和护理:
猫肝性脑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降低机体对肠道内细菌毒素的吸收、减少肠道菌群和氨类物质的相互作用。
1、乳果糖和抗生素协同疗法:乳果糖加速肠道的传递蠕动,并酸化肠道环境、降低血氨,清除内毒素血症。剂量0.25-0.5ml/kg,口服,每天2-3次。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氨苄青霉素20mg/kg或硫酸新霉素10-20mg。与乳果糖发挥协同作用,既可提高蛋白质的耐受能力,同时抑制肠道细菌毒素的产生。
2、灌肠疗法:对于处于肝性脑病状态严重的猫,先用温生理盐水洗肠,再用乳果糖和抗生素加温生理盐水灌肠。
3、支链氨基酸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可获一定效果,如3AA注射液。
护理:
肝脑病患畜大多处于昏迷状态,容易发生合并症,病情多变,护理很重要,其饮食、营养、给药均很困难,则可通过鼻饲管、食管插管、胃插管来进行,适度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病 例:
病 史:
刘女士的3 岁家猫,近一周内间断性呕吐、食欲差、消瘦、脱水等症状,今天凌晨四点左右听到患猫痛叫,主人于是急忙抱来就诊。据主人介绍,昨天晚上临睡觉前患猫开始进水,以为有所好转。
临床检查:
患猫呼吸急促,口腔黏膜发黄,流涎、四肢扑颤抓地、并不时发出吼叫声;腹壁紧张、触诊肝区有压痛、心律不齐,尾巴上翘,并且有节律地上下慢速摆动,意识已基本不清。经血液生化和血氨等项目检查,ALKP、ALT、AST、TBIL及血氨等值都远远高于正常值范围。
治 疗:
结合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判断患猫进入肝脑病阶段,抢救原则主要采取镇静、保肝、降颅压、强心、解毒等措施缓解肝脑病的症状,经重症监护治疗达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患猫意识仍未有明显的清醒,体温降到很低,主人要求对其实施安乐。
体 会:
1、主人的疏忽导致严重后果:最初几天患猫间断性的呕吐未引起主人的注意,以为是平常的吐毛现象,随着患猫的精神下降,进食少,扎暗地不动、嗜睡等才引起主人的注意,殊不知患猫此时病已进入最严重的阶段。
2、保持环境安静:猫是对应激非常强的动物,因此安静能够增加肝脏的血流量,而且还能降低肝脏的生物活动,以提高肝脏的修复能力。
3、一旦发现患猫烦躁不安或抽搐时,可适量注射安定等予以镇静,同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度昏迷畜者,应输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