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小动物临床常用仪器,用于诊断心律失常,评估心脏腔室增大情况,监控心脏病治疗效果,用作麻醉前评估、麻醉监护等。临床中它是一项必要的诊断工具,适用于所有心脏病病例,不过它仅能提供短暂的记录报告,无法记录偶发的心律失常,而且在医院动物自主神经活动性的改变可使心律失常检测受到影响。
持续记录且可移动的检测仪(Holter监护仪)可在动物日常活动(游泳除外)、激烈运动及睡眠情况下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该监护仪用于发现和鉴别短暂的心律失常,助于量化间歇性心律失常,确定引发晕厥和间歇性虚弱的心脏病因,发现常规检查所遗漏的信息,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Holter监护仪还可用于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的疗效,为心律失常的治疗和评估提供更高的敏感度。该监护仪也可筛查与心肌病或其他疾病相关的心律失常。
Holter监护仪是一个体形小、电池供电的记录仪,动物可佩戴24小时(图1),通过电极贴片连接成改良的胸导联,可记录6通道的心电图。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动物情况进行记录,以比对同时发生的心电图变化,评估患病动物活动时或临床症状发作时与心率和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24小时可移动的心电图记录(Holter)增加了心律失常的诊断率,其主要适应症包括:
检测偶发的引起动物晕厥或间歇性虚弱等的心律失常;
心肌病易发犬种的筛查(如拳师犬、杜宾犬);
评估门诊病例发现的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和严重性;
监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性(如慢性心房纤颤患病动物的心率控制情况);
确定心脏病动物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监测外伤、急诊、重症病例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帮助指导心律失常的控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将记录的信号转换成数字形式并进行电脑运算分析,归类记录的波群(图2)。由于全自动电脑分析会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所以需要一个经验丰富且训练有素的Holter技师对该记录进行编辑,作出完整的记录报告,以便于临床症状出现时的心电图与其他记录进行比较。
操作方法
现代的Holter监护仪可记录24小时的心脏电活动情况,记录长度取决于储存卡的容量,也可通过蓝牙传送至电脑储存,监测时间较长。同步心电图记录常将电极安置于胸部以便固定和动物自由活动。
安置电极位置的皮肤需要进行剃毛、清洁和干燥的操作;将电极牢固的黏贴至皮肤;
给动物穿好衣服或肩带以固定电极、电线和记录仪;检测开始后动物可正常活动或休息,对于体型较小的犬或猫,仪器影响其运动或产生不适时,可在笼位内进行监护;护理人员或动物主人应对动物的活动状态进行记录,如睡眠、运动等情况。在出现临床症状时需要进行记录。至少需要监测24小时以完整观察整个昼夜周期;评估时可移除记录仪并对数据和记录结果进行判读,分析时需要考虑动物的活动状态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必要时与心脏病专科医生共同确立诊断和治疗方案。有些正常犬在24小时内也会偶尔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或窦性停搏。需要综合心律失常发作的严重性和临床症状,分析风险/收益情况后确定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Holter监护应用案例(1)
阿牛,雌性已绝育法国斗牛犬,4.5岁,因颈部脓肿复发来院检查治疗。该犬此前出现过尖叫后倒地或行动障碍,每次持续20秒至半分钟,发作频率从6~7次/日至数月不发作,发病期间精神状况变差,近半年发作频率降低。此前进行过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X线及神经学检查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体格检查心率120 次/分钟,无明显心杂音,偶有间歇性停搏,与呼吸无关联。触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学检查自由运动基本正常,四肢本体反射正常,跳跃反射、膝跳反射、会阴部神经反射、双侧瞳孔反射均未见明显异常。
血液学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升高;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左心室壁轻度增厚,收缩功能、血流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发现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图6);Holter监护(图7)结果见图8、9。
检查结果显示,该犬存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平均发生率为242次/h,患犬兴奋时或运动时发生较少或不发生,安静状态下平均发生率为1200~1420次/h,且阿托品刺激试验阴性,注射后心率无明显上升,且传导阻滞情况无明显改善。建议该犬避免全身麻醉或使用镇静药物以防传导阻滞加重,取消当天的手术治疗方案,改为清创引流。考虑到此前的晕厥症状可能由传导阻滞导致,建议动物主人在患犬发病时做好视频记录,并且到医院继续进行24小时Holter监护,以确定该犬的临床症状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若确由严重的传导阻滞引起,可能会逐渐恶化为完全房室阻滞,频发临床症状时,需考虑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目前国内尚未开展此项操作)。
Holter监护应用案例(2)
虎子,雄性未绝育圣伯纳犬,7岁,刚从寄养处带回,采食后牵遛时动物主人发现该犬腹围增大,呼吸急促,并出现干呕症状,随即就诊。
体格检查时该犬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前腹部胀大明显,叩诊呈鼓音。心率105次/分钟,无明显心杂音,节律规则。X线检查见胃内大量积气,伴胃扭转。术前检查血液学未见明显异常,血液生化检查淀粉酶轻度升高,呼吸性酸中毒,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图10)。穿刺放气、补液后实施胃扭转整复-固定及脾摘除术。术后定期监测血气电解质等指标变化,并进行Holter监护,监测结果见图11。结果显示患犬在术后出现间歇性室性期前收缩波群,由于未出现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临床症状,故加强监测而未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三天后发生频率逐渐降低,其他检测结果趋于正常,患犬病情得到稳定。
讨论
研究表明在犬胃扩张-扭转发生的三日内,极易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严重时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此时若不及时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将危机动物生命。故应对患犬进行密切术后监护,以及早发现临床异常并进行及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