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北京地区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及分析
    来源:辈宠网

1 前言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Brucella)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将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1]。除犬布鲁氏菌(Brucella canis)外,流产布鲁氏菌(B.abortus)、猪布鲁氏菌(B.suis)和马耳他布鲁氏菌(B.melltensis)均可引起该病[2]。布病流行于世界160多个国家,近年来在我国畜牧业发展地区,布鲁氏菌病在人、畜间疫情愈演愈烈,范围逐渐扩大,呈暴发和流行态势,仅2006年全国就报告病例20279人。北京市区近年来宠物业发展较快,但对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还少见报道。因此,为了了解北京地区犬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和规律,掌握疫情动态,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北京观赏动物医院收治的患犬、出入境的犬只和北京市郊区4个犬厂的繁殖犬及少量流浪犬共计1200只犬的血清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布鲁氏菌粗糙型和光滑型抗原200904、标准阳性血清200904国家标准品、阴性血清200906国家标准品,由中国疾病防控中心提供;0.5%石炭酸生理盐水,pH7.0;Mezle缓冲液,pH8.9。

2.2试验动物

自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北京观赏动物医院收治的患犬、出入境的犬只和北京市郊区4个犬厂的繁殖犬及少量流浪犬,共计1200只犬。

2.3试验方法

2.3.1采集血清

无菌采集受检动物的静脉血1.0~1.5 mL,离心析出血清,-20℃冷冻备用。

2.3.2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于洁净陶瓷板上滴加30μL抗原,随后加入30μL受检血清,搅拌混匀;同时设立阳性和阴性血清对照。

2.3.3试管凝集试验

布病试管凝集实验,参照国家标准GB18646-2002进行 对平板凝集试验显示阳性的血清抗体进行半定量检测。

2.3.4结果判定

(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在阳性和阴性对照成立的前提下,受检血清在4 min内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者判为 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此方法结果为初筛结果。

(2)试管凝集试验:在阳性和阴性对照成立的前提下,以出现50%以上凝集现象的最高稀释度判为血清抗体效价。血清效价1∶80以上判为阳性;1∶20和1∶40判为疑似反应;无凝集现象,液体均匀混浊者判为阴性。此方法结果为确诊结果。

3结果及分析

3.1调查犬种类

本试验调查的犬种有:贵妇、哈士奇、金毛、德国牧羊犬、巴哥、京巴、西施、松狮、吉娃娃、萨摩、拉布拉多、挪威纳、日本狆、雪纳瑞、约克夏、藏獒、西高地、土犬、狼青、蝴蝶犬、大丹、比熊、腊肠、苏牧、可卡、杜宾、沙皮、斗牛、秋田、博美、麦町、巴吉度、古牧、杂种犬,共计34个品种,覆盖了北京地区现存的大部分犬种类。

3.2血清检测结果

通过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在阴阳性对照成立的前提下,检测结果如下:

(1)RBT检出阳性血样60份,占检测总样品数的5%;其中光滑型布鲁氏菌感染犬的血样17份,占阳性样品数的28.33%;粗糙型布鲁氏菌感染犬的血样43份,占阳性样品数的71.67%。

(2)SAT对上述60份阳性血样进行再检检出阳性血样21份,占检测总样品数的1.75%;其中光滑型布鲁氏菌感染犬的血样5份,占阳性样品数的0.42%,粗糙型布鲁氏菌感染犬的血样16份,占阳性样品数的1.33%。

3.3犬的品种对布鲁氏菌感染率的影响

本试验所调查犬样中,检测存在阳性的品种及检测结果见表1。

表1结果显示:挪威纳、哈士奇、吉娃娃、贵妇、拉布拉多、德国牧羊犬、松狮、金毛、京巴品种存在布鲁氏菌感染,其中较易感染的品种有挪威纳、哈士奇、吉娃娃、贵妇(≥2%),而且多为粗糙型布鲁氏菌。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与犬自身特点、犬市流行品种及市民爱好密切相关,如2008年犬市交易的主要犬种为贵妇、哈士奇、吉娃娃,且市民对这些品种犬的饲养量较多。

3.4犬龄对布鲁氏菌感染率的影响

本试验所调查的犬样中,年龄阶段分布广,自3月龄至180月龄犬均有。不同犬龄对布鲁氏菌的感染率见表2。

表2显示:各个年龄阶段的犬均存在布鲁氏菌的感染,其原因总结如下:幼犬在3月龄左右正是购买交易的高峰期,此时也是幼犬体质较差的年龄段,其传染源主要来源于母犬、犬厂、交易犬市等;12月龄前后,正是犬发情期,配种感染的可能性较大;12.1-24月龄、24.1-36月龄2个年龄段,也是犬繁殖盛期,带菌配种交叉感染、垂直感染的风险较大,此后的3个年龄阶段感染率较高主要与本调查的抽检方法及样品的代表性有关,72.1月龄以上犬群的感染率为72.1月龄后所有年龄段的累积,因此感染率较高。由此可见不同年龄段的犬发病率与犬的来源、用途、活动场所等有很大的关系。

3. 5犬的性别对布鲁氏菌感染率的影响

本试验所调查的犬样中,其性别比例为公犬占54%、母犬占46%。公母犬的样品数及其检测结果见表3。

本试验所调查的犬样中,公犬稍多于母犬, RBT检测结果显示公犬和母犬的布病感染率相当;而SAT检测结果显示母犬的感染率稍高,差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不同。

3.6调查样品在北京城区分布及布鲁氏菌感染情况分析

本试验所调查犬样分别来自于北京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昌平区、大兴区、丰台区、通县、石景山、门头沟、顺义区、密云区、平谷区、延庆区共14个区县。检测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在大兴、门头沟、通州、昌平、东城、朝阳、西城、等区犬中存在布鲁氏菌感染,其中以大兴、门头沟、通州、昌平等地区感染率较高(SAT阳性率≥2%)。

3.7 犬的日粮构成对布鲁氏菌感染率的影响

对本试验调查犬样的日粮结构进行总结,样犬中多数以单一犬粮为主要日粮,少数饲喂自配粮或取食杂食;饮用水多为自来水和白开水。不同日粮构成样犬的检测结果见表5。

表5显示:多种日粮构成均存在布鲁氏菌感染,但饲喂犬粮的犬样感染率很低,混合杂食日粮构成的感染率较高。这是因为犬厂多用市场上购买的牛羊下脚料、骨头等与玉米面混合进行饲喂,感染布病的牛羊下脚料、骨头等如不严格消毒,就会直接将布鲁氏菌传染给犬,此外犬厂的犬群体饲养,环境卫生难保持这就很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流浪犬多以杂食为主,其日粮营养不均衡、消毒不严格、生活环境复杂是造成布病高发的主要原因。而宠物犬由于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相对严格的日粮供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与病原菌体接触的可能性,感染率较低。

3.8饲养方式对布鲁氏菌感染的影响

本试验调查犬的饲养方式主要为家养:是在家庭内养殖以犬粮为日粮的一种饲养方式;群养:是在犬厂内养殖以玉米面牛羊肉等混合犬粮为日粮的一种饲养方式;寄养:是经医生检查健康的在医院内养殖以犬粮为日粮的一种饲养方式;流浪:是一种无固定主人饲养,小范围流浪,以杂食为主的一种饲养方式。检测结果见表6。


表6显示:北京地区犬厂养殖的犬和流浪犬布病流行率较高;同时发现犬厂的犬对犬种布鲁氏菌的感染率较高,而流浪犬对光滑型布鲁氏菌的感染率较高。

4讨论

4.1流行趋势

1 9 8 4 年尚德秋等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从美国进口的比格(beagle)犬和中国土犬中分离出犬的布鲁氏菌。尔后,国内许多省开始了犬布鲁氏菌的调查。1986年广西玉林市首次对家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测得阳性率达27.31%(62/227)[3];1987年对四川温江县农村的278只家犬检测阳性率为12.89%[4];1994年对吉林省长春地区2851只家犬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26%[5];2004年周桂兰[6]对北京市14只具有繁殖障碍的犬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其中10只结果为阳性。

上述调查对象多为农村家犬,但随着城市家养宠物犬的逐年增多,宠物犬中本病的流行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次调查是在中国农业大学布病专家吴清民副教授的指导下,首次对北京地区犬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调查的犬样绝大部分为宠物犬,包括普通门诊病例及出入境检测的犬只,少数为犬厂的繁殖犬及流浪犬。调查的犬中未包括数量庞大的无证犬,这也可能成为本次调查得出感染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4.2传播途径

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生殖道分泌物、流产胎儿、胎盘、雄性动物精液和尿液等途径传播。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在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及病死动物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因此,除犬只之间相互传播之外,食入未煮熟的带菌动物内脏和在污染的土地上活动是造成犬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主要原因。

4.3临床症状

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繁殖障碍。雌性动物表现为流产和不孕,公犬易发生附睾炎和睾丸炎等。此外,当病菌随血液循环进入其他组织器官,可引起多器官病变,如椎间盘骨质增生,表现为疼痛和多神经症状。另外还可发生再生性眼部色素层炎和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本调查中一例雄性圣伯纳犬出现急性发病症状,包括:发热、关节肿胀、阴囊肿胀和瘫痪等症状。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显示强阳性。由于该犬体况差,对症用药:长效四环素治疗一周,疗效不佳,主人对其实施安乐死。

4.4诊断方法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病列为B类重要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细菌培养是唯一可用于确诊的诊断方法,但是其培养耗时长,容易出现污染;需要在具有一定防护措施和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中进行。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个特异性和敏感性最理想的方法,但目前只能用于实验室的研究,还不具备在宠物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条件。血清学诊断法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其敏感性高,但是这些方法容易与布氏杆菌的其他菌属或其他菌种发生交叉反应而出现一定的假阳性。Ali等人通过人医临床病例研究了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很高,但是存在一定的假阳(1/40)。本试验中平板凝集试验出现较高的假阳性,可能与患病犬脏器功能和代谢状况的改变有关。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的患犬血清中某些蛋白成分(如酶)的改变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的出现,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由此可见,仅仅使用平板凝集试验不能对布鲁氏菌病进行确诊,可作为筛选试验,结合患犬发病情况,试管凝集试验的特异性较高,可作为确诊试验。

5结论

5.1 1999年中国兽药监察所和全国鼠疫和布氏菌防治基地在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上联合发表的《我国布病监测工作及流行病学发展趋势》[8]中全国各监测点所监测得出的数据犬阳性率1.68%-13.04%,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犬病的阳性率为1.75%,两者相比较相符,同时本次调查发现阳性犬感染的病原体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意味着犬群中既存在着传统的犬布鲁氏菌,又存在着主要流行于牛、羊或猪群的布鲁氏菌。

5.2据报道:中国农大的研究生何丹[9]通过血清学检测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学医治的患犬415份血清,试管凝集试验显示为布鲁氏菌感染阳性犬1例,占总样本数0.24%,结合临床发病症状可判为布鲁氏菌感染2例,占总样本数0.48%。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北京地区布病的感染阳性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