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犬无症状利氏曼病
    来源:辈宠网

简 介

通常情况下,已查实的感染利氏曼原虫犬中,50%都是无临床症状的利氏曼原虫携带者。这些受感染的犬通常不易被宠物医师发觉,但携带利氏曼原虫犬依然可以传播此病。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受感染犬极有可能旅行到先前未发病区域。这会加速利氏曼原虫在一些地区的高发。通过定期使用具有驱避白蛉效果的拜宠爽滴剂(advantix)进行综合预防,可以阻止有症状及无症状携带利氏曼原虫犬与传播媒介(白蛉)的接触。同时也可以阻止传播媒介(白蛉)叮咬和吸食宿主(犬)。从而有效控制内脏利氏曼病等人犬共患病的传播。

犬利什曼病(canL)是一种慢性的可引起人犬共患的媒介性疾病(CVBD)。它广泛的分布在地中海沿岸、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区。犬患内脏和皮肤利氏曼病的主要病原是婴儿利什曼原虫,拉丁美洲的syn. L. chagasi同样也可能引发人患内脏利氏曼病(VL)(见图1)。婴儿利什曼原虫是一种(天生)异宿主寄生虫,在它的生命周期里需要2个宿主。



图1:某犬的巨噬细胞内婴儿利氏曼原虫无鞭毛体(骨髓细胞学,吉姆萨染色体血液切片)(照片由西班牙巴塞罗那Roura X. 提供)利氏曼原虫的昆虫宿主是(欧洲和亚洲)白蛉属的吸血白蛉以及(拉丁美洲)的罗蛉(图2)。至于其脊椎动物宿主,婴儿利氏曼原虫的主要宿主是犬以及其他犬科动物(狐狸、豺和狼等)。


图2:白蛉(白蛉属)正在叮咬人手指(照片由德国蒙海姆Pospischil R.提供)

利氏曼原虫感染流行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当地环境。在地中海沿岸,犬患利氏曼病属于地方病,在选择性测试的所患该病的犬中,其血清阳性率从1%至60%不等(例如马略卡岛和马耳他等)。犬是利氏曼原虫保虫宿主(感染源)犬既是婴儿利氏曼原虫的自然宿主,也是其保虫宿主(感染源)。来自意大利莱尼亚罗的CVBD世界论坛成员Gioia Capelli教授认为,犬的保虫作用是由以下各种原因引起的:在犬体内较长的潜伏期、利氏曼原虫前鞭毛体可在犬皮肤里高浓度长时间存在,以及治疗后不确定的寄生虫杀灭后高复发率。如果这些犬又与人类生活
很近,那么它们也同样可以成为人患内脏利氏曼病的感染源。其他类似于狐狸之类的自然宿主同样也被认为是人患内脏利氏曼病的额外保虫途径(感染源),但是它们不可能独立于受感染犬之外而直接感染人。

有症状和无症状犬婴儿利氏曼病很多研究表明,超过50%已被证明感染婴儿利氏曼原虫的犬从临床上看是十分健康的,这意味着它们患的是无症状利氏曼病。一些可疑影响因素(见表格1),如感染过程会受到犬先天和获得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一种与Th1-调节的细胞介导免疫相关的保护作用(自愈或无症状)会降低其感染过程。与此相反,受Th2-调节的体液免疫则会导致疾病症状加重(见图3-5)。



图3:二次细菌感染导致严重眼周炎的患利氏曼病犬(照片由西班牙马德里的Miró G提供)


图4:表现出角膜葡萄膜炎的患利氏曼病犬(照片由西班牙马德里的Miró G提供)

图5:眼周患有溃疡的患利氏曼病犬(照片由西班牙马德里的Miró G提供)

因此,我们通常把高发病区域的患利氏曼病犬分为四类:1、无症状有抵抗力犬(“接触性犬类”);2、无症状犬(处于潜伏期);3、微症状犬(具有较少利氏曼病临床症状);4、有症状犬(出现不同形式的临床利氏曼病)。无症状犬可能朝着出现明显症状方向(潜伏期案例,第2类)发展,又可以在病发潜伏期内(甚至是终身)保持潜伏不发病,亦或经历了自发的病痛后症状出现减轻,一般通常这被认为具有了抵抗力,它们被归为第1类(图6)。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从亚临床或无症状到严重临床症状这些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的细菌感染和发病时间(一般2到12月病程,个别甚至超过了若干年)决定了疾病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由于诊断测试敏感性差别极大,流行病学研究可能会大大低估犬利什曼病的流行情况及寄生虫传播的风险。为了提高对无症状携带者的检测,科学家们采用了各种测试系统进行相关研究。截止到今天,在对该疾病流行探究时,使用血清学和高灵敏度PCR相结合一直是被推荐的有效的方法。

利氏曼病传播风险无症状和有症状犬都具备将病原-利氏曼原虫传播给白蛉的能力。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由于症状犬被其主人认为是健康的,并且又未能被当做是已感染犬或潜在感染犬进行诊断,因此无症状犬的作用则需要更加重视。一旦有传播媒介(白蛉),这些无症状犬作为利氏曼原虫的长期保虫宿主(感染源),极有可能将疾病携带到之前未受利氏曼病感染的地区。

无症状犬是否与症状犬相比具有较低的或相似的感染传播媒介(白蛉)的能力依然具有争议。在试验条件下,在感染白蛉媒介能力方面,已经查出患病的症状犬与少数症状/无症状犬相比,其感染能力高出4倍。在治疗后出现的高复发率以及不确实的寄生虫学灭菌方法使得疾病的传播风险大大增加了。

犬利氏曼病的控制对犬利什曼病以及相应的人患利氏曼病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对于症状犬的治疗上。但是做到完全清除利氏曼原虫、中断对白蛉媒介的感染和预防复发都不能保证对利氏曼病传播的控制。因此,我们的控制应该保护犬能免于吸血寄生虫的侵扰和叮咬,以达到同时影响无症状犬的目的。

此病预防可从避免犬接触传播媒介(白蛉)以及消灭传播媒介(白蛉)来完成。除使用疫苗(这在巴西是唯一取得注册的方法)之外,控制利氏曼原虫意味着要24小时适应传播媒介的生命周期而采取必要措施(例如:犬不应在日落时在户外行走及在户外睡觉)。这看起来非常麻烦。另外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采用具有驱避作用的滴剂对犬进行保护。如每月使用一次拜宠爽(advantix)是非常有效的创新方法。

在温带气候里,整个夏季使用具有驱避作用的滴剂(如拜宠爽)就可以有效的保护宠物犬。在热带气候里,利氏曼原虫全年都在进行传播,并且大量的流浪犬也同样需要持续不断的驱避防护,这也要求公共健康权威机构对此进行监督。此外,将由其他由蜱、跳蚤或蚊子传播的CVBD疾病风险减少到最低,使用广谱的具有驱避作用体外寄生虫滴剂是首选(如拜宠爽)。同时,当在高发病区旅行时,宠物主人们应该注意使用驱避滴剂以预防白蛉的叮咬吸血,从而抑制疾病的传播。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