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猪寄生虫病 >
棘球呦病的诊断与防治
浏览(63)
概述: 猪棘头虫病又称钩头虫病,是由蛭状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各地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在有些地区的危害大于猪蛔虫;人、犬和肉食兽也可感染本病。 【病原特性】 …
正文:

  猪棘头虫病又称钩头虫病,是由蛭状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各地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在有些地区的危害大于猪蛔虫;人、犬和肉食兽也可感染本病。
 

  【病原特性】
 

  本病的病原体为棘头虫岗、少棘科、巨吻属的蛭状巨吻棘(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该虫为大型虫体,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呈长圆柱形,前端粗,向后逐渐变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头端有1个可伸缩的吻突,吻突上有6~6列强大的向后弯曲的小钩(图3-6-1),借以附着于肠壁上,故名棘头虫(或钩头虫)。本虫的特点食无消化系统,通过体表吸收营养;雌、雄虫体的大小差别很大,生殖系统发达。雄虫长7~15厘米,呈逗点状,生殖器官占体腔的2/3,两个睾丸由韧带固定着,交合伞似圆屋顶状;雌虫长30~68厘米,呈宽的螺旋状,生殖器官构造很特殊,幼虫时期有卵巢,虫体长成后卵巢崩解为卵块,卵块发育为卵细胞。
 

  雌虫繁殖力强,能产生大量具有小钩的卵胚。据报道,每条雌虫每天可排卵达250000个以上,持续时间约为10个月。虫卵呈椭圆形,长80~100微米,呈深褐色;卵壳上布满不规则的沟纹,并有许多点窝,很像扁核桃壳(图3-6-2)。虫卵有4层厚而结实的卵膜,另一端较尖;第三层为受精膜;第四层不明显。排到自然界中的虫卵对各种不历因素的抵抗力很强,例如,在45℃温度中,长时间不受影响;在-10~-16℃低温下,仍能存活140天;在干燥与潮湿交替变换的土壤中温度为37~39℃时,虫卵在约360天内不死;在5~9℃中可以生存551天、
 

  本虫主要寄生部位时猪的小肠,特别是空肠。雌虫在小肠内产卵,虫卵随猪粪便排到体外,当虫卵被某些金龟子、天牛及蟑螂(又称油虫)等中间宿主吞食厚,在其场内孵出的蚴虫,可迅速穿过肠壁而附着于体腔内,并继续发育为棘头体,经65~90天则变为具有感染性的棘头囊。棘头囊已易为肉眼看到,长3.6~4.4毫米,体扁,白色,吻突常缩入吻囊。一般认为,当甲虫化蛹和变为成虫时,棘头囊仍停留于其体内,尚可保持感染力2~3年之久。当猪吞食含有棘头囊的甲虫成虫、蛹或其幼虫时,均可招致感染。棘头囊在猪肠道内脱囊,以其吻突固着于肠壁上,经3~4个月发育为成虫。通常,成虫在猪体内的寿命为10~24个月。
 

  【流行特点】
 

  本病多位地方性流行病,主要传染来源时甲虫;感染的主要途径时消化道,易感染猪群为肥育猪和成年猪,特别时8~10月龄猪感染率较高,在严重流行地区的感染率可高达60%~80%。这是因为金龟子及其他甲虫等中间宿主多存于较深层泥土中,由于仔猪拱土能力较差,故其感染率低;而育肥猪和成年猪经常拱地,所以其感染率较高。同样的原因,放牧猪则较舍饲猪的感染率高。猪体的感染强度一般约为30条,但也有多大70条或200条的。
 

  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与甲虫出现的时间和分布有直接关系。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与感染的强度有关。感染的虫体少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时,病猪食欲减退,发生刨地、互相对咬或匍匐爬行,不断哼哼等腹痛症状,下痢,粪便带血。产物被猪体吸收,而致病猪出现癫痫等神经症状。
 

  另外,当虫体固着的部位发生脓肿或穿肠孔时,必然使肠内容物外渗或外流,影响肠蠕动,并发腹膜炎。此时,病猪的症状突然加剧,体温升高达41℃,不食,腹痛,卧底,多以死亡而告终。
 

  【病理变化】
 

剖检时,尸体销

热门猪寄生虫病/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