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用药常识 >
看似简单的“初乳” 原来这么重要
浏览(35)

1、母猪初乳的特点及对新生仔猪的重要性

现代的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新生仔猪在断奶前的死亡率虽然没有断奶后的死亡率高但也占到了8%的比例,而且大多数断奶前的死亡多集中在出生后第一周,有的是因为仔猪本身弱小而无法成活,有的是因为母猪压死的、还有的是仔猪拉稀脱水而导致的,其实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和仔猪无法及时摄入足够的初乳有关。

母猪分娩后36小时内产生的乳汁称为初乳,以后分泌的都为常乳,母猪血液中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所以仔猪在出生后体内的抗体几乎为零,而初乳中含有从血液中移行来的抗体(母源抗体),这些抗体是高分子蛋白质,但其大部分能原样不变的通过肠壁进入到仔猪血液中,从而起到抗病作用,母源抗体被小肠吸收的时间也很短,肯吸收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一般小猪出生后36小时左右终止,所以仔猪出生后须尽快吃到初乳,吸吮量在40ml以上,理想的初乳应该在分娩后6小时内被吸收,之后的常乳中抗体蛋白急剧下降。

在仔猪出生前,胎儿主要通过母猪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随着仔猪出生后,需要通过吮吸初乳并通过肠道来吸收营养物质,如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肠道直接被仔猪吸收,但在出生后24小时后,仔猪肠黏膜细胞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急剧下降,而这个时候一些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进入胃肠,并迅速繁殖,若子猪不能很快吃上初乳,初乳中抗体不能抑制上述细菌繁殖,仔猪就可能发病,特别是拉稀,所以仔猪出生后必须尽快吃到初乳。

2、母猪初乳对仔猪的影响

在进行人工哺育与母猪自然哺乳的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由SPF(无特定病原体动物,一般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母猪自然哺乳哺育的初级SPF仔猪21日龄和60日龄成活率分别比人工哺育的成活率高出了14.3和12.6的百分点,差异比较明显,且人工哺育的仔猪0-21日龄的死亡主要集中在5日龄内,21日龄和60日龄的体重也分别比人工哺育的高出56.2%和12.3%,这与仔猪没有及时吃到初乳有很大的关系。

3、保证新生仔猪全部及时吃到初乳的措施

1、做好妊娠舍母猪的管理,保证母猪产后能正常泌乳

在母猪妊娠期,要加强管理,使怀孕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严格按照母猪妊娠期的营养需要来饲喂,严防疫病,防止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后无乳症的发生。

2、看护分娩,辅助仔猪吃初乳

在同窝仔猪全部产出后,帮助仔猪一起哺乳,以便仔猪发育均匀一致,对于那些到处游走又叫唤的仔猪、弱小的争不到乳头的仔猪需要人工来辅助吃奶。

3、采取分批哺乳和寄养仔猪

有的母猪窝仔猪数过多或产程长会出现一批仔猪先吃到初乳,这时可以将个体大的吃过初乳的仔猪移行到保温箱内,让没有吃到初乳的仔猪开始吃。如有需要采取寄养的仔猪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是同一天分娩的母猪,可以直接将产仔多的寄养到产仔少的母猪;二是如果不是同期分娩或相隔时间较长,这时要人工辅助让被寄养的仔猪吃到自己母亲的初乳,在寄养出去。

4、对于无吮吸能力或吮吸能力弱的仔猪,需要人工收集母猪的初乳再喂到仔猪,特别是那些八字腿仔猪,脐带流血过多的仔猪,拯救过的假死仔猪等健康状况不好的仔猪,要及时补喂初乳,否则会使仔猪愈加虚弱甚至死亡。

热门用药常识/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