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广州科仁生物技术总监王小辉老师,在康大夫网站直播间“7种霉菌毒素危害及6类脱霉剂比较”的公开课上,详细介绍了猪场各类霉菌毒素危害和防控,堪称大全,在此小编仅作部分分享,听完整的王老师公开课录音回放,可关注本文底部康大夫好兽医(kdfhsy)微信公众号后,点菜单“公开课执考--专家公开课”马上倾听。
猪病用药无效或反复发作 只因霉菌毒素作祟
王老师在开课前,特别提到由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主办,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提供技术支持的第十三届健康养猪技术比赛(6月4日)公布结果中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猪群健康状态分析:2016年上半年,猪群整体健康状态与2015年相当,健康度略微上升(+2.8%),营养指数下降较为明显(-172.6%),毒素蓄积指数下降(-16.7%),代谢指数降低,代谢能力下降(-43.6%),免疫抑制指数改善(-37.4%),过敏指数上升(+8.4%)。(备注:负为下降,正为增加!)
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炎症反应的猪群主要是保育猪,怀孕中期母猪和哺乳母猪,此类猪群的过敏指数较高(分别是20.6,21.8,20.4),而哺乳仔猪和怀孕前期的母猪过敏指数较低(分别是3.5,6.6)。过敏指数是对各种不良因子耐受力。哺乳母猪和公猪的免疫抑制指数较高(分别是33.8,29.0),断奶后的猪群(包括后备猪)毒素蓄积指数逐渐下降。
因此,母猪饲料造成的毒素蓄积问题尤其应引起重视。对产后仔猪的发病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腹泻!王老师提到毒素蓄积主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1、外源性(霉菌毒素摄入及药源性等):霉菌毒素作为最原始的底色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其它疾病的根源!药物的滥用也加重肝脏解毒负担,造成药物残留及蓄积!
2、内源性(生理性和病理性代谢毒素蓄积):与外源性难以分开;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或容易治愈!
大家在猪场经常碰到的猪只发病后用药无效以及病愈后反复发作现象,除开药物源因素,绝大多数是霉菌毒素在背后惹的祸!
霉菌毒素3个主要菌属 饲料中已发现500多种
王老师提到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 每年全世界谷物平均25%受霉菌毒素污染,其中最臭名昭著就是黄曲霉毒素;美国每年,畜牧业因畜禽食用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遭受14.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霉菌毒素污染的“链式叠加”覆盖谷物种植、收获、饲料运输、仓储、加工、养殖等全过程。中国是世界最大养猪和饲料生产消费国,其污染程度可想而知!我国华南、华东乃至华北地区收获季节雨量较多,农作物在田间就可能受到霉菌的污染。故而南方及夏季尤其严重!
目前国际公认的三种主要的产毒菌属:Aspergillus(曲霉菌属)、Penicillium(青霉菌属)、Fusarium(镰刀霉菌属);霉菌毒素常在饲料和食品中,是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小分子次生代谢产物;由这3种菌属代谢出来,在饲料中已发现的霉菌毒素超过500多种。其中污染率高、经济损失最严重的7种霉菌毒素是AflatoxinB1(黄曲霉毒素B1)、Deoxynivalenol(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伏马毒素)、Ochratoxin (赭曲霉毒素)、Zearalenone(玉米赤霉烯酮)、T-2 toxin(T-2毒素)、麦角毒素。
猪场主要的7种霉菌毒素危害
王老师就目前猪场主要危害的7种霉菌毒素菌属、中毒典型症状、表观症状及毒性,通过一张表做了介绍:
除了以上中毒典型症状,这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危害还有那些具体表现,王老师一一做了详细分析: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引起肝脏、胃、肠和免疫系统出现病变。肝脏肿大、硬化,乃至坏死,胆管增生,胆囊萎缩,致使肝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导致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下降,猪群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尿液颜色加深。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是精神沉郁和厌食,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全身黄疸、贫血和出血性腹泻,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乳中残留毒素可持续5-25天,哺乳的仔猪生长速度下降,且易患各种腹泻病,造成弱仔及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猪群整齐度差、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等。
2、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
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对猪的繁殖性能影响极大。生长期小母猪出现假发情或提前发情,外阴部红肿、脱垂、阴门分泌物增多,乳腺肿大;后备母猪和断奶后母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导致黄体滞留,不发情、屡配不孕、返情严重或假妊娠、空怀天数增多。种公猪包皮增大,睾丸鞘膜角质化、变小,性欲降低,有的阴茎脱出收不回去。母猪怀孕早期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导致流产,哺乳母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导致泌乳量下降或无乳。初生仔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导致阴门红肿,后腿外翻呈八字腿,生长育肥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发生直肠脱的数量增多,母猪易患阴道脱和子宫脱。中毒猪会表现不安,并相互撕咬和打架!
3、伏马(烟曲霉)毒素
伏马(烟曲霉)毒素可引起猪肺水肿、肝损伤、胸腹腔积水,呼吸困难、发绀,2-4小时后死亡,其发病率高达50%,死亡率达50-90%,夏季发病更多,母猪烟
曲霉毒素中毒还可引起流产。该毒素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4、单端孢霉烯族镰刀菌毒素(T-2毒素)
单端孢霉烯毒素引起猪出现采食量减少或呕吐拒食,出现类似消化不良症状的腹泻。T-2毒素可直接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口腔和胃溃疡,胃肠炎、皮肤红肿、瘙痒、对称性皮炎;该毒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并能影响T、B淋巴细胞的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5、呕吐毒素(DON)
呕吐毒素中毒症状为厌食、呕吐、脱毛和组织出血。呕吐毒素一般与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同时存在,具有极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使中毒的动物易发生其他疾病。
6、赭曲霉毒素(OT)
可引起猪烦渴、尿频,还可引起腹泻、厌食和脱水,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免疫抑制等,此外,它还具有生殖毒性与发育毒性,引起死胎、畸形,影响早期发育的精子。重者出现胃渍疡或血尿,肾脏早期病变为肾变性肿大、苍白、花斑肾、质硬(橡皮肾)。
7、麦角毒素
麦角毒素可引起母猪子宫收缩,使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仔,母猪常出现泌乳减少或无乳,仔猪初生重下降甚至死亡,成活率低。有的麦角毒素中毒的猪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增重下降,通常出现后腿跛行,严重者尾巴、耳朵和蹄坏死。
这些霉菌毒素对猪靶器官各有不同,但解毒器官都是肝脏 ——而黄曲霉毒素主要毒害及破坏的正是肝脏。
霉菌毒素对猪群侵害特点及危害一览表
王老师还特别提到霉菌毒素对猪群侵害存在“三性特点”:
1)、微量性:
极微量即可引起发病,无安全剂量。
2)、蓄积性:
随着饲料的连续摄入,极其微量的毒素,也会蓄积达到致病;特别是多种霉菌毒素的叠加效应,更易引起致病!
3)、泛害性:
霉菌毒素的靶向器官广泛,肝脏、肾脏、肺、肠道、睾丸等等都可能被不同霉菌毒素作为靶向器官而侵害。
受损的系统广泛,代谢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能被侵害,特别是免疫系统,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系统一旦被损害,轻则三天两头发病,影响生长成绩,重则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而死亡!并发性疾病广泛,如:猪群的蓝耳病、圆环病,禽类的鸡腺胃炎、流感等!
且霉菌毒素诱导疾病还存在以下特点:
1)、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抗生素。
2)、症状不仅可追溯到饲料,环境卫生亦可产生,产生途径防不胜防!
3)、饲料检测能发现霉菌毒素污染相当广泛。
4)、不会在动物间传播,但具有一定的群发性!
5)、霉菌毒素中毒常呈现不确定性或慢性疾病。
6)、症状爆发具有季节性。
补充维生素和硒或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可能会有帮助,但杯水车薪作用小!
霉菌毒素作为猪场疾病发生的底色病,是蓝耳、猪瘟、伪狂犬等疫病发生的基础,加上其发生途径多样性和控制复杂性,霉菌毒素对猪群危害的控制应该提到比蓝耳、圆环、猪瘟、伪狂犬等其他疾病还高的程度上来对待!
霉菌毒素对不同猪群的危害还呈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王老师通过一张危害一览表做了详细介绍:
6种霉菌毒素处理剂比较
霉菌毒素的防控除了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就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来防控,王老师将市场上的6类霉菌毒素处理剂的有效成分、作用原理、优势、劣势通过一张表进行了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如何选择霉菌毒素处理剂,王老师认为复合酶制剂由于其卓越的保肝护肝,减少免疫抑制功能可以认为是最佳的霉菌毒素处理剂!
通过王小辉老师对各类霉菌毒素危害的详细分析,可帮助准确判断是哪一种霉菌毒素在危害猪场,对不同脱霉剂的比较可帮助我们选择最适合猪场的脱霉剂,高效解决猪场霉菌毒素问题。谢谢王老师的精彩分享,在康大夫好兽医微信(kdfhsy)“公开课执考-专家公开课”进入直播间首页,可听王老师公开课全部回放。
专家介绍:王小辉老师,执业兽医师,广州科仁生物技术服务总监,对规模化猪场管理及疫病防控有着二十余年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曾在正邦等大型集团化养殖场做兽医师及场长等职位。
执业兽医、实战兽医加入康大夫专家团队开通付费咨询,请加微信:1405351364好友具体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