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用药常识 >
40年了 我们为何还是防不住“五哥”?
浏览(33)

太闹心了!低迷的行情和肆虐的疫情,在这个冰冷的寒冬折磨着养殖户,尤其是各地陆续爆发的五哥,让大家只能“望猪兴叹”。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历经40多年,至今没有被消灭,一些地区甚至年年发生。

为什么历经40多年我国不能有效地防控和消灭五哥,回顾历史和总结失误如能找出真正的原因,我们就能得到正确的建议与对策。

1、遮遮掩掩话保密

40多年的实践证明,保密不利于该病的防控,保密的结果是保而不密,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如此长的时间,如此大的范围想要保密乃是痴人说梦。既要防控消灭,又要遮遮掩掩,不能放开手脚,如何把病防住进而消灭?

2、扑杀消毒不彻底且不能长期坚持

早在2010年,国家农业部就颁布实施了《五哥防治技术规范》,其中明确规定:一旦发生该病,须确诊和上报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区实行封锁,对疫点采取的措施中包括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并对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然而,规范、规定常容易随时间推移而淡化。许多当地动物防检部门对该病防控不力甚至不管不问,养殖者则习以为常,更舍不得将病畜和同群畜按规定扑杀。许多农民将病猪卖给个体屠宰户宰杀,病肉夹在好肉中搭配销售,导致病的异地传播和病原的污染扩散。

3、隐情不报成习惯

许多地方隐情不报现象已习以为常,由于当地动防部门工作不力,一旦病发生后多由农民自已找药治疗,多数架子猪可耐过,但易造成疫情扩散传播,使许多地方原本很小的疫点疫情发展成区域性流行。

4、无害化处理补偿多不到位

当前在相当多地区疫情发生后病死猪得不到无害化处理,稍大的病死猪则被销售宰杀,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无害化处理补偿不到位。原因是国家没有硬性规定,许多县乡政府不愿补偿。

5、疫苗质量不过关

近些年来发现口蹄疫毒株在不断变异,毒力在增强,而原有的疫苗则显得没有保护力。如苏北某地农牧部门专门做过测定试验,连续按程序对多点多头猪进行免疫注射,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说明疫苗毒株滞后、疫苗质量不过关。

6、基层防疫体系松散

由于相当多地区乡村两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散漫,体系松散,基本上把生猪防疫工作推给养殖户自已进行。从而导致当地生猪防疫(不仅仅是口蹄疫的防疫)密度不高,不按程序防疫,表面防疫却质量低下。

对于如何更好的控制五哥疫情,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

1、彻底解密加大宣传

媒体应多宣传动物重大疫病的危害性和重要性,宣传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方针(如政策、规范等)和措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关心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

2、以法治疫,防与控两手抓

国家针对全国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该病的防治规范,采取以疫苗程序预防和强制性扑灭疫情相结合等规范措施,以法治疫,力图尽快在全国防控住和进而消灭该病。

3、加速研制高质量疫苗

农业部应针对该病具体情况,责成有关科研部门加大该病新型疫苗的研制,尽快拿出高质量疫苗,适应该病防控需要。

4、健全基层防疫体系

回顾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病在全国多数地区曾经连续5~6年获得控制,而且当时并没有使用疫苗预防,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全国的基层防疫体系比较健全。当前多数地区乡级畜牧兽医站已经不复存在,比较实际的做法应该是组建和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队伍,加强对其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尤其要解决好他们的工资待遇。因为他们最贴近农民,也最能及时为养猪户服务。

热门用药常识/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