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间接遗传效应来选择生长性能,选育出来的猪表现咬斗行为的情况较少,”Irene Camerlink对间接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说。
IGEg高的个体尾部损失较少
来自维格宁根大学的这位研究者还为那些想要尽快减少咬斗行为(例如咬尾)的猪场主提出了圆满的建议:“环境丰容”。
间接遗传效应(IGE)是某个个体对其社群伙伴的表现型所具有的可遗传的影响。已经有人提议对IGE进行选育,以便减少有害行为,尤其是攻击行为。然而,IGE背后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很少,Irene Camerlink解释说。“我们的目标是对经过了生长性能IGE(IGEg)歧化选择的猪的行为进行评估。”
在一个单世代的选择试验当中,Irene研究了按相对较高或较低的IGEg(以便加强对比度)进行选择的480头猪的后裔,这些猪饲养在IGEg同类组群当中,栏位要么是贫瘠(传统)栏位,要么是用锯末和稻草进行了环境丰容的栏位。对各类行为进行了记录。两种不同的IGEg组群在大部分行为方面并无区别,但在咬斗行为方面的确表现较少。
咬斗、尾部损伤和攻击行为减少
按照同栏其它组群成员的生长性能更高的原则选择的个体表现的单方攻击性咬斗行为更少,并且在分离24小时之后进行的重新组群试验当中,重新相遇时对熟悉组群成员的攻击行为也明显更少。它们对栏友的咬耳行为更少,咬食栏内物件的行为也更少。IGEg高的个体尾部损伤较少,说明咬尾情况减少。这对想要减少咬尾行为的猪场主和育种机构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将有助于改进育种值的精确度。
本研究得出的另一项清晰的结论,是丰容环境的正向效果,也就是说,在畜舍当中添加稻草。“丰容环境中饲养的猪只尾部损伤情况明显减少”,根据Irene。在经过IGEg选育的猪当中,环境丰容程度造成的咬尾行为方面的变化不受遗传×环境互作的影响。IGEg方面的选育多半是作用于某种行为策略,而不是任何单一的行为性状(例如攻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