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近几年来给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除了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而外,还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奶断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猪皮炎和肾病综合症和猪的先天性震颤。迄今,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和引起的疾病已呈全球分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期我们通过对北京、天津、广东、深圳、山东、山西等地规模化猪场的临床发病调查,结合pcr诊断结果发现,11个猪场发生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1个猪场表现为猪皮炎和肾病综合症,表明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猪群越来越多,给不少猪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的控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与剖检特征和控制策略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一、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流行特点。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最早被确认的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疾病,该病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猪场首先观察到,但确切诊断报道是在1996年。此后,在世界各地陆续报道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见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舍的仔猪,尤其是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天或一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10%,但常常由于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病死率可达25%以上。在我们所调查的猪群中,发病最多的日龄为6-8周龄,发病率为20%-60%,发病死亡率为5% -35%。
二、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有六个方面的基本表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它症状有呼吸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泻、贫血和黄疸。在一只猪身上可能见不到上述所有的基本临床症状,但在发病猪群可以见到所有的症状。比较少见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发热、胃溃疡、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突然死亡。一些临床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或者完全是由继发感染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