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线养殖场走访中,有许多场反应母猪分娩过程中大出血,处理不及时而导致母猪死亡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母猪分娩过程中较常见,尤其是炎热高湿的夏季更为多发,按出血的部位主要分为两大类情形:
一是产道出血,主要是由于母猪产道过度水肿后破裂或者撕裂导致动脉血管破裂导致,一般出血口接近阴户,血液呈喷射状流出,失血的速度快,失血量大,使用止血药不能有效止血。
二是母猪子宫内出血,由于大龄母猪子宫机能老化、宫缩无力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血液从阴户呈水珠状滴出,一般阴户无破损。
采取措施:
第一步:肌肉注射安络血(主要成分肾上腺色腙)注射液30-40mg,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第二步:保定母猪,进行外科止血手术。
▼ 产道出血
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消毒,迅速找到出血位置,用浸有0.1%肾上腺素液的灭菌纱布压迫止血。如果发现破裂血管较大,止血作用不显著,采用结扎止血,寻找血管断口近心端(一般拇指在阴户外和食指在阴户内循序的用力压迫,一旦发现出血停止或减少,则是血管破裂的位置),用大号缝合针双线结扎(采用),有时需要多次结扎,才能完全止血。
产道出血是较为多发和常见的,同时也有特殊的一种情况。血管破损处在产道内部,需要母猪专用阴道扩展器,寻找血管破损处,用烙铁烧烙止血。
▼ 子宫内出血
肌注止血敏(主要成分为酚磺乙胺,规格5ml:1g)10ml左右,间隔1小时可再注射一次,配合维生素K使用效果更佳。
第三步:调节水盐代谢平衡和抗菌消炎。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和体液,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失衡,极度疲劳和虚弱,又一次大出血,进一步稳态失衡。建议在整个过程中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抗菌消炎,至少连用3天。
推荐方案:
(1)生理盐水500ml+Vc 20ml+林可霉素30ml;
(2)复合维生素B 20ml+黄芪多糖30ml+10%葡萄糖500ml。
正确使用止血药,及时配合外科手术止血,再调节水盐代谢平衡和抗菌消炎等措施,一般分娩过程中出血的母猪预后良好。进一步深究母猪分娩过程中出血的现象,形成的原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产房的温湿度合理控制;妊娠母猪饲料的营养全面、适量和均衡摄入;防止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母猪分娩过程中正确接产和助产;合理使用生殖激素等。找到原发性关键因子,才能够彻底解决母猪分娩过程中出血,防范于未然,取得良好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