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畜养指南 >
高热病背后隐形推手之剖析与哲学思考
浏览(82)
概述: 提及“隐形”,大家就会联想到美国的隐形飞机,它能逃避雷达、更不用说肉眼的监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派出了42架F-117A隐形战斗机,出动1300余架次,投弹约2000吨,在仅占2%架次的战斗中去…
正文:

  提及“隐形”,大家就会联想到美国的隐形飞机,它能逃避雷达、更不用说肉眼的监视。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派出了42架F-117A隐形战斗机,出动1300余架次,投弹约2000吨,在仅占2%架次的战斗中去攻击了40%的重要战略目标,威力可见一斑。高热病也一样,人们只知道它有形的四发一高:发红、发热、发喘、发神经、高死淘率,而往往忽视了高热病背后隐形推手的强大始动作用。

  众所周知,“高热病”并不是单一的疾病,它是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猪群的结果。病因既包括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也包括其它病毒、细菌、猪群应激和霉菌毒素。严格地说:它不是“高热“病””,而是“高热“征””,是一些包含四发一高的表象特征,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现象,一种复杂的综合征现象而已。当然,不同的猪场原因可能不一致。但公认的原因不外乎下面三种:

  一、生物安全、霉菌毒素、夏季热应激是其源发的“诱因”;

  二、高致病性蓝耳病是“高热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即“病因”;

  三、副猪、链球菌、巴氏杆菌、传胸、弓形体、附红体等病原是其致死的继发因素,即“死因”。

  然而,我们在处理高热病的时候,往往只对表观的现象 “死因”全力以赴,大剂量用药,而对其“诱因”及“病因”却置若罔闻或轻描淡写,所以最终处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要知道,“诱因”是疾病的发生的源头与始动因素,“病因”是疾病继发的根本原因,二者是高热病发生的原发根本,形象地说是高热病背后的推手,但是它们往往处于一种疾病前期的隐形状态,所以总是被人们所忽视。

  就像一座冰山,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死因”,而忽视了水面下巨大的冰川-“诱因”和 “病因”,试问?如果击碎了水面下巨大的冰川,冰山一角还存在吗?所以,我们务必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死因”顺藤摸瓜,找出其“病因”;从“病因”追根溯源,找出其“诱因”,最后根据标本兼治、轻重缓急、宏观调控的原则群起而攻之!才能收到好的结果!

  故此,高热病的防控,我们务必有哲学的思维,务必遵循防重于治,养重于防,多病因,多学科,群防群治的理念,全方位应对。

  下面,我就人们在生产中极易忽视的高热病隐形推手之诱因与病因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搞好生物安全,实行全封闭饲养,把“全进全出”点滴落到实处。日龄超过7天的(包括产房预产期母猪)不要一起饲养,每一批次猪群转出后,都务必空栏消毒,并干燥7天,力求狠、精、准。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实行分点式、分胎次饲养,让全进全出最大化,从而死死切断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现在猪场居多的棘手的综合征乱象,就是因为生物安全落实不到位,而使疾病防控,举步维艰。因为它是一种无形的概念,所以往往被养猪人所忽视或走马观花,但它是规模化养猪场的灵魂所在,是高热病的第一推手。

  二、消除霉菌毒素的隐形危害。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圆环病毒、蓝耳病、猪瘟、伪狂犬感染和饲料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是造成目前猪群整体免疫机能降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如高热病等继发感染、混合感染、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之广泛性--天天食入;脏器之中毒性--对五脏六腑的损伤;免疫之抑制性--免疫力下降,免疫应答失败等等,虽然缓慢而隐形,但其危害任何疾病都不能与之比拟。

  要知道:.霉菌毒素永远不会与猪体和平共处,有一毫毒素就有一份损伤,然后蓄积性中毒。而其他免疫抑制疾病最终可与猪体共处稳态,使用疫苗防制。所以说:只有霉菌毒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更为确切,更为彻底,更加不可逆转。

  所以说:对霉菌毒素的防控,首先我们务必要认清其“底色病”及“帮凶”的发病学地位。其隐蔽性强、防不胜防、错综复杂、不可逆转的致命特点,要求我们提高意识,严阵以待。故此,这个隐形推手的祛除在高热病的防控措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在搞好饲料源头控制及料、水槽的卫生的前提下,正确使用食品级的有机物脱霉剂-山梨酸钾等(如霉吸安等),进行防霉、脱霉并解毒,全方位处理。

  原料方面:不能采购霉变、湿润和虫蛀的原料。据测定,作物子实水分含量在15-32%时,黄曲霉最易生长并持续产生毒素。采购大批玉米时,其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4%(最好为12%)左右为宜。粉碎前务必过筛,以清除污染最严重的灰份和已破碎之玉米,全价料配好后,力求两日内用完;麸皮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左右为宜,存储时间不得超过5天,尤其是高温高湿的夏天。

  水槽、料槽方面:务必做到喂后必清,清后必净,无论是用手耙还是适当时候用水冲洗,都不要使饲料残留于水、料槽之中,感官的卫生的标准是:见槽底本色。

  三、努力减少夏天的热应激。每当夏天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频繁转群、混群、注射疫苗和高密度饲养。为了提高采食量,应增加饲喂次数,并安排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每天检查饮水器,保证充足而干净的饮水供给。

  应激时,猪群对某些营养和维生素的需要是平常的数倍,因此,依靠营养标准制定的日粮配方此时不能满足应激状态下的需要,所以我们务必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含活菌的、营养性的、 抗应激的功能性药物(如绿益态等)来填补空缺,减少损失的发生。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在生产中,我们根据热应激指数将温、湿度范围划分成三个区:警戒区(25℃)、危险区(25-30℃)和紧急区(30℃以上)。当机体处于临界温度危险区时,猪群就会采食量下降,导致免疫力低下,生长和增重受阻,肉质下降,繁殖障碍。而这些负面影响,由于没有特别明显(隐形)的临床症状,又往往却被生产者所忽视,但它已经使机体达到了一种一触即发的亚临床状态,人们总是要等到临界温度到了紧急区域,猪群大面积疾病发生甚至死亡时才采取措施,其结果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警惕应激这个万病之源!它是高热病的又一个隐形推手!

  四、高热病的元凶-蓝耳病。当严重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于2006-2008年在我国爆发以来,近几年开始转为地方性流行,主要表现在母猪群的繁殖障碍与保育猪群的呼吸道压力加大和整个猪群的免疫抑制!也就是说,它也开始隐形,如此一来,就造成生产中我们走入了只治其标,而未治其本的误区,效果甚微。如副猪的发病率在现代猪场相当普遍,几乎100%,众所周知,它是蓝耳病的指示病、影子病,即使我们在某种情形下使用药物控制了副猪,一旦条件有变蓝耳病不稳定,它又会转土重来,形影不离。所以说,蓝耳病又构成了高热病的元凶与直接推手!

  见如蓝耳病免疫学原理尚未清晰,且变异株间交叉保护力弱等特点,注射疫苗务必谨慎。大家应在认真做好以上3个措施的基础上,使用新一代的大环内酯抗生素-酒石酸乙酰异戊酰基泰乐菌素(如治嗽静),对蓝耳病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总之,控制高热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宏观面对。务必具备哲学的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有形现象中追溯无形(隐形)的源头与始动,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冰川已碎,一角还会存在吗?我们只有全面地有序地抓住主要矛盾,一起抓住诱因-病因-死因这三个基本点,才能客观地对疾病进行分析-诊断-处理,才能使疾病全身而退! 这也是控制包括高热病在内的所有疾病的模板和有力工具!

热门畜养指南/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