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畜养指南 >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浏览(43)

    1、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2、饲喂定时、定量、定质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不仅使猪的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要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一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要根据猪的食欲情况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喂量,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3、以生饲料喂猪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相当一部分维生素,若高温久煮,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其消化利用率,且有些青绿多汁饲料,焖煮后可能产生亚硝酸盐,易造成猪只中毒死亡。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燃料,减少开支,降低饲养成本。
     4、掌握日粮的稀稠度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消耗体热。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5、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6、饲料品质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影响胴体品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两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7、分群技术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吃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进行调整分群。
     8、调教与卫生从小就加强猪的调教,使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粪尿固定,这样不仅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9、防寒与防暑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因此,夏季要作好防暑工作,增加饮水量,冬季要喂温食,必要时修建暖圈。
     10、去势、驱虫与防疫猪去势后,性器官停止发育,性机能停止活动,猪表现安静,食欲增强,同化作用加强,脂肪沉积能力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10%,饲料利用率也提高,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无异味。在催肥期前驱虫一次,驱虫后可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注意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
     11、防止育肥猪过度运动和惊恐生长猪在育肥过程中,应防止过度的运动,特别是激烈地争斗或追赶,过度运动不仅消耗体内能量,更严重的是容易使猪患上一种应激综合症,突然出现痉挛,四肢僵硬,严重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12、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是调节体温、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剩余物排泄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不良会带入许多病原体,因此既要保证水量充足,又要保证水质。实际生产中,切忌以稀料代替饮水,否则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清群

n 猪群出完后迅速清除圈内的一切杂物.

n 冲洗圈舍漏缝地板上的所有积粪及其它附属物.

n 用2-3%的烧碱水喷雾,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n 作一次彻底的大冲洗,用辅助工具如铲子.刮刀等去除留在墙壁.料槽.地板上的顽固粪便.以及房顶上的蛛网,热风道上的浮灰.

n 喷洒双链季胺盐+3%的烧碱水, 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n 清除粪道内积粪,冲洗干净.

n 喷洒10%的漂白粉,或者石灰水溶液,备用.

接猪

n ①接猪前先用1:500倍的惠福星等消毒剂全面喷雾.然后封闭圈舍门窗,打开风门升温(冬季),确保温度适宜,以减少小猪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疾病.

n ②装猪时,应预先在料槽内放置一些清水,并在排粪区适当地洒一些水,让猪进入时能够作到三点定位的习惯.

n ③接猪时,必须要做到细致,轻拿轻放,避免伤残猪的出现.减小应激的发生.

n ④猪只进圈后,要注意观察,在圈内放置料袋,避免猪只咬架,出现伤残猪和应激死亡.要查清猪只数量,确保猪只数量正确.

n ⑤检查饮水器的流量,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n ⑥做好转群记录,包括时间.头数和转入体重.保存好转群记录卡.

育肥猪的日常管理

n 调整圈舍内的小气候,育肥猪的最适温度为18-20℃,根据猪只体重调节圈舍内的温度.尽可能保证昼夜温差不能超过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猪的生长.

n 调节圈内的湿度,舍内的适宜湿度为65-75%,高湿或过干均可使育肥猪发病.

n 猪舍内的通风换气:每天要根据舍内的温度结合外界温度适当地通风换气,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清新,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要灵活掌握运用,既保持舍内温度的平稳,以要保证空气质量.

n 冲圈.消毒:每周保持冲圈2-3次,彻底清除舍内的积粪,杂物,冲干净后用1:500倍的惠福星空气消毒.注意要向上喷洒,使气雾能均匀的向下洒落,严禁直接向猪体喷洒.

n 及时挑猪:每天要多次全面.细致的观察猪群,将每圈内的掉队猪.病猪及时挑出,重新组圈,给予特别的照护,确保猪群的整齐度.

育肥猪的换料

n 育肥猪要根据体重大小合理给予饲料.严格执行多阶段日粮的要求,准确喂以恰当的各阶段日粮.

育肥阶段饲喂估计模型
 

料型

2

3

4

5

6

7

8

 

 

体重阶段

23-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合计

料比

25

35

45

55

65

75

85

生长天数

9.9

13.95

12.52

11.84

11.37

11.16

11.25

81.99

 

消耗饲料

16

28

28

29

30

31

32

193.03

 

阶段料比

2.23

2.76

2.75

2.87

3

3.07

3.22

 

2.88

饲养管理

n 及时调整猪群:根据猪的日龄及体况及时的调整猪群,及时挑出每一圈的弱小猪,给予精心管理,提供充足合适的日粮,避免猪群出现体重差异较大.

n 及早挑出病猪,隔离冶疗,提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药物的饲料,配合注射药物,使其尽快恢复,也可避免传染其它猪只.如不能及时挑出,会使其生长受阻,同圈猪的体重差异增大.而且病猪挑出过晚,可能会增加治疗成本,甚至会预后不良,失去治疗价值.

n 加料时,对于小猪一定要做到少喂多添,避免浪费,保证每头猪都能吃到充足的饲料.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保证有充足的饮水.

n 适时投药.根据日龄和猪群情况要做到定时投药,特别是在猪群易发病的日龄要做到提前投药,以增强猪只的抵抗力,避免疾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85-95日龄和110-120日龄抽喂抗生素.

n 恰当限饲,适时出栏.育肥猪后期采食量增大,但其主要转化成的是肥膘.饲料转化率极差.所以要控制好采食量,减少脂肪的沉积.另外要及时将每圈内的头猪及时挑出出售,这样既可以节约饲料成本,又不会使猪体重超标而影响出售.

育肥猪的防疫

n 防疫前要将所用的注射器.针头用清水洗干净,在开水中煮沸>30分钟,再拿出凉干备用.

n 领取疫苗时一定要注意仔细查看疫苗的生产日期和批号,作好记录.检查是否有过期和破损.

n 疫苗的用法和用量.稀释比例一定要准确计算,并且一定要低温保存.

n 注射疫苗时要对每头猪的注射部位碘酊消毒,做到一猪一针.保证每头猪的注射剂量.不打飞针和漏防.有剩余的疫苗要及时上交化验室.疫苗瓶子要及时拿回化验室做无害处理.杜绝乱扔乱放.

育肥猪的驱虫

n 育肥猪在85和135日令各驱虫一次.驱虫时要准确计算出驱虫药的用量,能免出现药物中毒.必须要做到空腹驱虫.

热门畜养指南/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