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医用激光束代替传统针刺、灸熨和烧烙刺激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利用原子物理、光学、光谱学、微波技术和量子力学等多种学科技术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光源。它具有单色性好、相关性强、方向性优和光量高等特点。激光应用于医学、兽医学领域, 在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激光器种类繁多,兽医临证上常用的有低功率氦氖激光器(图1)和二氧化碳激光器(图2)。低功率氦氖激光束直接或通过导光纤维照射穴位或患部,具有无痛、无菌、不感染和无滞针、折针等优点。激光穴位照射也和传统针灸疗法一样具有激发经气循经感传和对机体多个系统生理功能呈现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图1 氦氖激光治疗仪
激光穴位照射 应用激光原光束或通过光导纤维直接连续照射穴位皮肤的一种针灸疗法。又称“激光针”或“光针”。随着临证应用的不断扩大, 除应用一支激光器外, 还有应用两支同种激光管, 或两种不同种激光器, 同时或交替进行穴位照射,或穴位照射配以局部散焦照射, 或激光与传统针刺和激光与药物复合治疗等方式。操作方法:①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法: He-Ne激光波长为6 328埃,输出功率为2~30毫瓦。每次照射1~4个穴位,每穴一至数分钟。一次治疗照射总时间在10~20分钟。距离5~20厘米。能量密度因病和穴位而异。每日或隔日一次,5~10次为一疗程,总照射次数在3~20次左右。具体操作: 辨证选穴, 剪毛、酒精棉球脱脂后, 用紫药水或墨汁圈定穴位照射点; 打开激光器, 按传统针刺角度方向, 用激光束连续照射。若一次治疗照射两个穴位以上须事先确定照射顺序和每穴照射时间。最后关机。②二氧化碳激光穴位照射法: 二氧化碳激光的波长为0.0106毫米,兽医常用的输出功率一般为1~5瓦, 也有的高达30瓦以上。每穴照射一至数秒钟,3~5日照射一次, 一般照射1~3次。因此,若治疗用穴数较多时, 须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具体操作:辨证选穴,确定照射点后, 打开激光器, 预热10分钟, 用聚焦头原光束直接照射至皮肤呈黄黑褐色。激光穴位照射适用于治疗马、牛、羊、猪、猫、犬的多种外科、内科和产科病证, 主要有四肢闪伤、捻挫、神经麻痹、便秘、结症、腹泻、消化不良、前胃疾病、不孕症和乳房炎等。
图2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
激光灸熨 应用激光扫描或散焦照射患部及其周围组织表面治疗疾病的方法, 是替代传统灸熨的新疗法。操作方法: ①氦氖激光灸熨法: He-Ne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散焦后, 直接照射。由于激光直接灸熨具有局部和全身反应的相互作用过程, 当病变组织面积较大(如烧伤, 肌肉萎缩)时, 可分区交替轮流照射,无须每次治疗都灸熨整个患病部位。每区一次灸熨2~5分钟, 一次治疗总时间为15~30分钟, 每日或隔日一次, 5~7次为一疗程。具体操作: 若是开放性损伤, 首先常规清理创面, 确定灸熨范围、分区、照射顺序、距离和时间等, 装用散焦头, 打开激光器,计时照射。②二氧化碳激光灸熨法: 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功率比较大,它发出的不可见光必须经过散焦。术者先用手背由远及近地探试最适宜的照射距离。由于二氧化碳激光散焦面积比较大,一般灸熨区域的近中央部位能量密度较高,根据治疗需要,经常测知灸熨中央部位温度,使其保持在38~42℃左右。每次灸熨5~20分钟,总灸熨时间为15~45分钟。也可进行有序地扫描式灸熨。每日或隔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操作方法与He—Ne激光灸熨相似。但在散焦过程中,须注意患畜反应,及时调整距离,确保给患部以最适灸熨刺激。临证主要用于大面积烧伤、创伤、肌肉萎缩、肌肉风湿、神经麻痹以及一些脏腑病证,如肾虚腰胯痛、阴道脱、子宫脱、虚寒泄泻等。
二氧化碳激光烧烙 应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通过烧烙头的光束代以传统烧烙的一种新烧烙方法。可用来治疗家畜慢性肌肉萎缩、外周神经麻痹和多种慢性骨关节炎、屈腱炎、骨瘤、肿瘤等。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功率必须在30瓦以上,否则不能充分地使皮肤烧烙达黄黑褐色程度。每次烧烙40~50分钟(见烧烙疗法)。与传统烧烙术相似,打开激光器,手持激光烧烙头,直接渐次按传统烧烙图案烧烙,随时小心地用毛刷扫净烧烙线上的碳化物,边烧烙边喷酒醋液,直至皮肤呈油亮的黄黑褐色。关机。喷酒醋液,涂布凡士林软膏,保护创面,解除保定。
注意事项 ①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激光防护眼镜,避免激光束直接照射金属物的强反射光伤害眼睛。②严格操作规程,严防漏电、短路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③随时注意患畜反应,及时调节激光刺激强度。④灸熨范围要大于病变组织面积,充分照射腔道和瘘管深部组织。⑤注意激光生物效应累积过程,掌握好疗程和其时间间隔,并计算所用的能量密度。⑥防止患畜咬或摩擦烧烙部位,预防水浸或冻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