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君臣佐使
    来源:辈宠网

古人对方剂组成原则的归纳。又称主辅佐使。它体现了方剂的结构和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黄帝内经·素问》中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君药 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臣药 辅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

佐药 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治疗兼证或次要证候;二是制约主药的毒性或烈性,也就是“因主药之偏而为监制之用”的意思;三是用作反佐,即在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许温热药,以消除病势拒药(“格拒不纳”)的现象,也就是“因病气之甚而为从治之用”的意思。

使药 方中的引经药,或协调、缓和药性的药物。

以主治脾胃湿阻的平胃散为例,方中的苍术性温而燥,除湿运脾,为君药;厚朴助苍术行气化湿,并能除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滞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均为使药。

一般君药用量多,药力大;其他药的用量和药力则相对较小。有人甚至强调,药量的多寡是区分君、臣、佐、使的主要依据。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互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至于一个方剂中,君、臣、佐、使各药药味的多少,《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但并非定数,应根据辨证立方需要而灵活配伍。

方剂中君臣佐使的药味划分,是为了使处方者在组方时注意药物的配伍和主次关系,并非死板的格式。有些方剂,药味很少,其中的君药或臣药本身就兼有佐使作用,则不再另配伍佐使药。有些方剂,根据病情需要,只须区分药味的主次即可,不必都按君臣佐使的结构排列。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