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将疾病按八纲归纳为八类证型,以辨明疾病的病位深浅、病性寒热以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本纲领。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约150~219)更具体地将其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张景岳(1563~1640)在其《景岳全书》中对八纲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故八纲辨证乃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方法长期以来对中兽医的临床诊疗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也逐渐成为中兽医诊断学的辨证总纲。
在临床上,尽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比较复杂,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即以裹证与里证概括病位之深浅,寒证与热证归纳疾病之性质,虚证与实证概括邪正之盛衰,阴证与阳证归纳疾病之类别。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性证型,并以阴阳两纲统领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八纲辨证又为各种辨证之总纲,在诊断疾病过程中有着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即其他几种辨证方法是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加以深化的。但是,临床运用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病证截然划分为八个方面,由于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而常见有两纲、三纲相兼的证型,如表热、里实、里虚寒证等,或对立两纲的转化夹杂,如由表入里、表里同病、寒证化热、实证转虚、虚实夹杂等。所以,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各类证型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疾病。
中兽医传统的八证论,作为一种辨证方法,是把家畜的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状态下所出现的某些病证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邪证和正证八类证型。除正证与邪证外,其余六证与八纲辨证中相应六纲的证名相同,但其内容和概括的范围不同。而正证则是指家畜正常无病的状况,邪证主要指风症。因此,八证辨证和八纲辨证各有特色。近代中兽医学者在临证上借鉴和运用中医的八纲辨证,丰富和发展了中兽医八证辨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