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白针疗法
    来源:辈宠网

应用圆利针、毫针或小宽针在血针穴位以外的穴位上施以适宜刺激, 以治疗家畜病证的方法。因与红针 (血针疗法)相对而言,故称白针。广义的白针疗法包括针刺与电刺激结合的电针疗法, 与微波结合的微波针疗法,与电磁结合的电磁针疗法,还有耳针疗法等。

操作方法 ①圆利针刺法。操作时, 在针具和穴位等常规消毒后, 术者一手按定穴位, 一手持针, 量取针尖适宜长度, 迅速刺透穴位皮肤, 再调整针刺角度方向, 插至所需深度, 并施以补泻方法, 使之呈现针感, 即可出针。若需留针, 在留针期间,可行针2~3次而出针,并用碘酒充分涂搽针孔。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 5~7次为一疗程。②毫针刺法。与圆利针刺法大致相似。但由于毫针针体细长, 弹性好, 较圆利针对组织的损伤更轻微,所以同一穴位可反复多次施针,并且针刺深度比较深。如马的百会穴圆利针一般刺入3~4.5厘米, 而毫针可达6~7.5厘米。还可一针透数穴, 以减少针孔数, 加大刺激量。透穴法可先将针刺透穴位皮肤, 然后对准所需透的穴位方位行针直达该穴位,但勿使针尖穿透皮肤,并继续施以补泻手法, 增强针感。术毕退针, 消毒针孔。③小宽针急刺法。由于小宽针较圆利针、毫针的针刃锋利, 针体粗短, 所以临床上对肌肉丰满处的穴位和烈性患畜施针较为方便。但操作时,必须充分消毒, 刺穴快而准确。为此,事先持手需量准针刺深度,使针体与穴位皮肤垂直,快速一次插至穴位深处, 并顺势出针, 不留针,彻底消毒针孔。如抢风、冲天、巴山、路股、大胯、小胯、邪气、汗沟等穴常用此种针法。

适应症 白针疗法是古老的针灸疗法之一, 临证应用极为广泛, 对家畜许多内、外、产科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如便秘、泄泻、消化不良、宿草不转、闪伤腰胯痛、肌肉风湿、肌肉萎缩、外周神经麻痹、脱肛、胎衣不下和不孕症等。

注意事项 若要取得良好针刺效果, 须做到辨证准确, 选穴、取穴精当, 补泻手法适宜; 使患畜神态宁静,体势端正; 术者精神贯注, 注意手下针感反应;消毒确实, 术后勿令涉水、雨淋等。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