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副溶血性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肺炎和胸膜肺炎症状。
病原 猪副溶血性嗜血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单个排列,多形态杆菌。在鲜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呈B溶血。本菌已知有5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有很强的特异性、相关性和交叉相关性。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均可杀死。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以育肥猪群发病死亡较多。病菌是黏膜的寄生菌。主要存在病猪的呼吸道,病猪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和病猪与健康猪鼻对鼻接触传染。当猪舍过于拥挤密集、卫生环境不好和气候不良时,可促使本病发生。哺乳仔猪感染本病后,病死率高。
临床症状 潜伏期,人工感染1~7d,最短8~12h就发病。
最急性型 临床未见任何症状,猪只突然发生死亡。
急性型 初期体温升高42℃以上,呼吸高度困难,张口呼吸,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耳、鼻及四肢皮肤发绀,常站立或呈犬卧式,治疗不及时,很快因窒息死亡。
慢性型:病程稍长,体温不高,有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逐渐康复。
病理剖检 病死猪可见口鼻有出血性分泌物,鼻、耳尖、腹部及四肢皮肤发绀。肺部呈两侧性肺炎、肺出血、坏死,病变部位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肋膜和肺炎区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胸腔有混浊的血色液体。慢发病例常见肺与胸壁粘连。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可以得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
预防 种猪场,要用血清学方法定期检疫,发现阳性猪及时淘汰。商品猪场、育肥猪场可用0.04%土霉素拌料进行全群预防。目前已有菌苗分灭活苗和弱毒苗,各场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使用方法和剂量,请参照产品说明。总之,猪场必须加强日常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消毒,消除一切不良诱发因素。
治疗 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有效药物有:氯霉素,每千克体重10~30mg,每日2~4次,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头每次40~100万IU,每日2~4次,肌肉注射。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0mg,每日2次,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