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实质性肝炎是由于肝细胞或实质发炎变性,使肝细胞逐渐破坏,在临床上出现黄疸、急性消化不良与全身失调。
【病因】
原发性实质性肝炎,多由于某种毒物、有毒饲料、腐败饲料、磷、锌、病毒或细菌等引起。某些急性传染病(传染性贫血、胸疫或猪丹毒等)、败血症或血液原虫病等也常能继发本病,有与胃肠炎同时发生的。
【诊断】
1.病因分析 多有饲喂发霉腐烂饲料,误食有毒植物或化学药品等损害肝脏的病因可查。
2.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减退,精神下振,体温升高或正常,结膜黄染,胸膜下浮肿,轻微腹痛,粪便稀软,便秘、下痢交替出现,粪便恶臭而色淡。如饲料脂肪增多,则腹泻加重,出现“脂肪泻”。有时皮肤瘙痒不安。肝区触诊有疼痛反应,叩诊肝浊音区扩大。犬和猪常有呕吐。随着病程进展,全身症状增剧,神经症状明显,精神沉郁,甚至昏睡、昏迷;有时有短暂兴奋,共济失调和痉挛,脉搏徐缓,有的疾速,呼吸加快。慢性病例,则消化机能紊乱,异嗜,消瘦,营养障碍,颌下、腹下与四肢下端往往浮肿。若继发肝硬化,则呈现肝脾综合征,发生腹水。
3.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增多,重氮试剂定性试验呈双向反应,尿胆素含量增加。牛患化脓性肝炎时,血中γ-球蛋白增高,白蛋白持续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特别是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在马、牛、山羊,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升高。
【防治】
1.预防 改善饲养条件,不喂霉败腐烂饲料,防止有毒植物及化学毒物中毒;加强防疫卫生,防止感染,增强肝脏机能,保证家畜健康。
2.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除去原因,保肝利胆,增强肝脏解毒机能。对病畜立即停喂霉败、腐烂的饲料,改喂富含糖类和维生素、易消化的饲料,避免饲喂含脂肪多的饲料。
(1)保肝利胆:用25%葡萄糖液,马、牛0.5~1L,猪、羊、犬50~200ml,静脉注射,每天2次,并配合应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也可用肝泰乐(葡萄糖醛酸内酯)溶液,马、牛50~100ml,猪、羊10~20ml,静脉注射,每天2次。为清理肠胃,促进胆汁排泄,可用人工盐或硫酸钠内服,或小剂量氨甲酰胆碱或新斯的明皮下注射。
(2)增强肝脏解毒机能:应用氨基酸混合物,特别是含有甲硫胺酸的药剂,如2%蛋氨酸注射液,猪、羊2~4ml,马、牛20~40ml,肌内注射,每天1~2次。此外,还可用肌醇、维丙胺等肌内注射,以增强肝脏的解毒机能,并可根据病情采用其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