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产生大量腐败分解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畜食欲减退,前胃蠕动减弱,反刍、嗳气减少或丧失等。本病是牛羊多发病,舍饲牛羊更易发。
【病因】
前胃弛缓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前胃弛缓 与饲养管理和气候的变化有关。饲料过于单纯,草料质量低劣、纤维粗硬、刺激性强、难消化。饲喂过热饲料、冻结的块根、变质的青贮、霉败的酒糟或饼粕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不按时饲喂,饥饱无常;或精料过多,饲草不足,突然加大精料,变换饲草、饲料。圈舍阴暗潮湿,过于拥挤,不通风,环境卫生不良;耕牛劳役过度或运动不足。严寒、酷暑、饥饿、疲劳、断乳、离群、恐惧、感染与中毒等刺激引起应激反应,都容易引发前胃弛缓。
2.继发性前胃弛缓 常见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腹腔脏器粘连,瘤胃积食,瓣胃阻塞以及真胃溃疡、阻塞或变位,肝脏疾病,口炎、齿病造成咀嚼障碍影响消化功能;肠道疾病以及外产科疾病继发前胃弛缓。骨软症、生产瘫痪、酮血症消化功能紊乱而伴发前胃弛缓。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常常引起前胃弛缓。长期大量应用磺胺类和抗生素制剂,瘤胃内菌群共生关系受到破坏,发生前胃弛缓。
【症状】
前胃弛缓按其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型 多呈现急性消化不良,精神委顿,表现为应激状态。病畜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弛缓或停止,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机能状态无明显异常。瘤胃收缩力减弱,蠕动次数减少或正常,时而嗳气,有酸臭味,便秘,粪便干硬、呈深褐色。瘤胃内容物充满,黏硬或呈粥状;由变质饲料引起的病例瘤胃收缩力消失,轻度或中等度膨胀,下痢;由应激反应引起的病例瘤胃内容物黏硬,而无膨胀现象。如果伴发前胃炎或酸中毒症,病情急剧恶化,呻吟、磨牙,食欲、反刍废绝,排出大量棕褐色糊状便,有恶臭;精神高度沉郁,皮温不整,体温下降;鼻镜干燥,眼球下陷,黏膜发绀,脱水。
2.慢性型 通常多为继发性因素所引起,或由急性转变而来,多数病例食欲不定。常常虚嚼、磨牙,异嗜,舔砖吃土,或摄食被尿粪污染的褥草、污物。反刍不规则、无力或停止。嗳气减少,嗳出气体带臭味。病情时好时坏,日渐消瘦,皮肤干燥、弹力减退,被毛逆立、干枯无光泽,体质衰弱。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内容物停滞、稀软或黏硬。瘤胃轻度膨胀。肠蠕动音微弱或低沉。便秘,粪便干硬、呈暗褐色、附着黏液;下痢,或下痢与便秘交替;排糊状粪便,腥臭。伴发瓣胃阻塞,精神沉郁,鼻镜龟裂;不愿移动或卧地不起,食欲、反刍停止,瓣胃蠕动音消失;继发瘤胃膨胀,脉搏快速,呼吸困难。眼球下陷,结膜发绀,全身衰竭、病情危重。
【诊断】
本病的临床诊断通常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病征,即食欲、反刍异常,消化机能障碍等病情分析和判定。应注意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酮血症 主要发生于产犊后1~2个月的奶牛,尿中酮体明显增多,呼出气带大蒜味。
2.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姿势异常,体温中度升高,腹壁触诊有疼痛反应。白细胞数升高。
3.迷走神经消化不良 无热症,瘤胃蠕动减弱或增强,肚腹膨胀。
4.真胃变位 奶牛通常分娩后突然发病,腹胁上方倒数第二肋间隙叩诊结合听诊,可听到特殊的钢管音。
5.瘤胃积食 多因过食引起,瘤胃内容物充满、坚硬,腹部膨大,瘤胃扩张。
【防治】
1.预防 注意饲料选择、保管和调理,防止霉败变质,改进饲养方法。不可突然变更饲料,或任意加料。耕牛不能劳役过度,冬闲注意适当运动。避免不利刺激因素和干扰引起应激反应。注意牛舍清洁卫生和通风保暖。提高畜群健康水平,防止本病的发生。
2.治疗 改善饲养管理,消除病因,增强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健胃、防腐止酵、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
(1)原发性前胃弛缓:病初禁食1~2天后,饲喂适量优质干草或放牧,增进消化机能。同时促进瘤胃蠕动,可用氨甲酰胆碱,牛1~2mg,羊0.25~0.5mg;新斯的明,牛10~20mg,羊2~4mg。病危、心衰及妊娠母牛禁用,以防虚脱和流产。
(2)防腐止酵:牛可用鱼石脂15~20g,酒精50ml,饮水1L,一次内服,每天1次。病初宜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0~500g,鱼石脂10~20g,温水0.6~1L,一次内服;或用液体石蜡1L,苦味酊20~30ml,一次内服,以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与排除。
(3)促进反刍:应用10%氯化钠溶液100ml,5%氯化钙溶液200ml,20%安钠咖溶液10ml,静脉注射,可促进前胃蠕动,提高治疗效果。
(4)调节瘤胃内酸度:恢复其微生物群系的活性及其共生关系,增进前胃消化功能。瘤胃内容物pH值降低时用氧化镁200~400g,配成水乳剂,并用碳酸氢钠50g,一次内服。pH值升高时,可用稀醋酸20~400ml,或食醋适量,内服,具有较好的疗效。
(5)晚期病:例伴发瘤胃积液、脱水和自体中毒时,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0.5~1L;或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2L、40%乌洛托品溶液20~4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并用胰岛素100~200U,皮下注射。
(6)中兽医辨证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着重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为主。牛宜用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00g、白术75g、茯苓75g、炙甘草25g、陈皮40g、黄芪50g、当归50g、大枣200g,水煎去渣内服,每天1剂,连用2~3剂。
另外,还可用导胃法和胃冲洗法排除瘤胃内有毒物质。采取健康牛瘤胃液4~8L,经口灌服接种,对更新微生物群系、提高纤毛虫存活率效果显著。
(二)瘤胃积食
本病因前胃收缩力减弱,或采食大量难于消化的饲草或容易膨胀的饲料,引起瘤胃壁扩张、瘤胃体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瘤胃正常运动和消化机能紊乱,严重者形成脱水和毒血症。以瘤胃胀满,触诊硬实和胃蠕动音消失为特征。反刍兽均可发生,舍饲牛多发。
【病因】
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失宜造成。主要见于动物贪食,或因过度饥饿采食大量的谷草、稻草、豆秸、花生秧、甘薯蔓等,饮水不足,难于消化;也有因过食大麦、玉米等谷物后大量饮水,饲料膨胀;或采食了大量未铡碎的地瓜蔓、花生秧,在瘤胃内缠绕成团而引起发病。
舍饲的牛、羊突然变换饲料,或放牧转为舍饲,采食干枯饲料而不适应。耕牛采食后即使役,或使役后立即喂草加料,影响消化功能。奶牛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发生应激现象,也能引起瘤胃积食。
由于瘤胃积食,内容物消化程序遭到严重的破坏;并因菌群失调、腐败分解旺盛,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和多量乳酸,pH值下降,瘤胃内纤维分解菌和纤毛虫活性降低或被杀灭,菌群共生关系出现失调,腐解产物增多引起瘤胃炎,渗透性增强,发生脱水。酸碱平衡失调,腐解产物被吸收,引起自体中毒,发生兴奋、痉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以及循环虚脱的严重现象,使病情恶化。
【症状】
瘤胃积食病情发展迅速,通常在采食后数小时内发病,临床症状明显。
1.初期 病畜精神不安,目光凝视,回顾腹部间或后肢踢腹,有腹痛表现。食欲废绝、反刍消失,拱背,鼻镜干燥,口腔酸臭,常空口虚嚼,起卧不安,有时出现磨牙、呻吟。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肠音微弱或消失,粪便干硬呈饼状,或发生下痢。触诊左肷部瘤胃,病畜不安,内容物黏硬,用拳按压,遗留压痕。有的病畜瘤胃内容物坚硬如石,左肷部叩诊呈明显浊音。直肠检查可见瘤胃扩张,体积增大,充满硬实内容物,有时内容物呈粥状,但是瘤胃显著扩张。
2.晚期 病情急剧恶化,奶牛泌乳量减少或停止。腹围显著增大,瘤胃积液,触诊有时出现振水音,呼吸促迫而困难。心悸,脉搏极快,皮温不整,四肢、角根和耳冰凉,全身战栗,眼球下陷,黏膜发绀,发生脱水与自体中毒,呈现循环虚脱,身体极度衰弱,常常卧地不起或陷于昏迷状态。
【诊断】
瘤胃积食多于过食后发病,内容物充满而硬实,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并可通过直肠检查可以确诊。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1.前胃弛缓 食欲和反刍减退,瘤胃内容物粥状,不断嗳气,主要是间歇性瘤胃臌胀。
2.急性瘤胃臌气 病情急剧,后腹肷部明显隆起,紧张有弹性,叩诊为鼓音,呼吸困难。
3.创伤性网胃炎 网胃区疼痛明显,肢式异常,运动小心,可通过上下坡运动鉴别。
4.真胃阻塞 瘤胃积液,左下腹显著膨隆,真胃冲击触诊疼痛明显,倒数1~2肋骨间出现钢管音。
5.牛黑斑病甘薯中毒 临床外部表现相似,但是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明显。
【防治】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突然变换饲料或过食,按饲料日粮标准饲养;饲料要适应其消化机能。耕牛不要劳役过度,避免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充分饮水,适当运动。
2.治疗 本病治疗在于恢复前胃运动机能,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消食化积,防止脱水与自体中毒,有利于康复过程。
(1)瘤胃按摩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病畜,首先禁食,然后进行瘤胃按摩,每次5~10分钟,每隔30分钟1次。或先灌服适量温水后再按摩,效果更好,也可用酵母粉0.5~1kg,一天分两次内服,具有化食作用。
(2)清肠消导法:首先缓泻,可用硫酸镁或硫酸钠300~500g,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500~1000ml,鱼石脂15~20g,75%酒精50~100ml,饮水6~10L,一次内服。然后兴奋前胃神经,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与排除。可用毛果芸香碱0.05~0.2g或新斯的明0.01~0.02g,皮下注射,病畜心脏功能不全或妊娠期忌用。
(3)促进反刍:在瘤胃内容物泻下后,应兴奋瘤胃蠕动,可用10%氯化钠溶液300~500ml,静脉注射;或先用1%温食盐水洗涤瘤胃,再用10%氯化钠溶液100ml、10%氯化钙溶液10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或者病畜内服健胃剂,马钱子酊15~20ml,龙胆酊50~80ml,配合适量水内服。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增强心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解除自体中毒现象。
(4)强心补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2~3L,20%安钠咖注射液10ml,维生素C 0.5~1g,静脉注射,每天2次。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脱水。
(5)调节体液平衡,纠正酸中毒:血液碱贮下降,酸碱平衡失调时,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300~500ml,或11.2%乳酸钠溶液200~400ml。如果反复注射碱性药物,出现碱中毒症状,呼吸疾速,全身抽搐时,宜用稀盐酸15~300ml,内服。
(6)瘤胃手术:病畜继发瘤胃臌气时,应及时穿刺放气,以缓和病情。严重的瘤胃积食保守治疗无效,应果断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内容物,并用1%温食盐水洗涤。必要时接种健康牛瘤胃液。加强饲养和护理,促进康复过程。
(三)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的病因是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过量采食易于发酵的饲料;或食物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异常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嗳气运动停止。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胃容积急剧增大,胃壁急性扩张,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
本病主要发生于牛和绵羊,山羊较少发生,多集中在夏季发病。
【病因】
本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瘤胃臌气和激发性瘤胃臌气。
1.原发性瘤胃臌气 主要是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青绿饲料,特别是舍饲转为放牧的牛羊群,最容易导致急性瘤胃臌胀的发生。采食开花前的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量过多,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起。采食堆积发热的青草,或冰霜冻结的牧草,霉败的干草,以及多汁易发酵的青贮料。奶牛和肉牛饲喂谷物饲料过多,粗饲料不足,或饼粕、酒糟等未经浸泡和调理;胡萝卜、马铃薯等块根饲料过多;矿物质不足,钙、磷比例失调,或误食毒芹、乌头、白藜芦等有毒植物,均可导致急性瘤胃臌胀。
2.继发性瘤胃臌气 常继发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食管阻塞、痉挛和麻痹,瘤胃与腹膜粘连、瓣胃阻塞等疾病,前胃内存有泥沙、毛球等异物可引起排气障碍,瘤胃壁扩张而发生臌胀。
【症状】
根据病情发生过程,可分为急性瘤胃臌气和慢性瘤胃臌气。
1.急性瘤胃臌气 通常在采食大量易发酵性饲料后迅速发病,临床症状急剧发展。表现腹围急剧增大,左肷部皮肤紧张,有弹性,并明显隆起,高于脊背,叩诊左肷部腹壁呈明显的鼓音。病畜腹痛不安、呻吟,反刍和嗳气完全停止,瘤胃蠕动消失;严重者呼吸困难,头颈伸展、张口伸舌呼吸,口流泡沫,可视黏膜发绀,体表静脉努张,心悸,脉搏快速。后期病畜运动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脉搏微弱,血液循环障碍,呼吸衰竭,黏膜发绀,乳房皮肤也变暗蓝色,目光恐惧,出汗,肩背部皮下气肿,往往突然倒地,痉挛、抽搐、窒息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泡沫性臌气常见泡沫状唾液从口腔中逆出或喷出,瘤胃穿刺只能断断续续地排出少量气体。瘤胃液随着瘤胃壁紧张收缩向上涌出,阻塞穿刺针孔,排气困难。
2.慢性瘤胃臌气 多为继发性因素引起,瘤胃中等度膨胀,常在采食或饮水后反复发生。通常为非泡沫性臌气,穿刺排气后,继而又发生臌气,瘤胃收缩运动正常或减弱,排出气体具有酸臭味。病情发展缓慢,食欲、反刍减退,病畜逐渐消瘦。生产性能降低,泌乳减少。
【病变】
死后立即剖检的病例,可见瘤胃壁过度扩张,充满大量气体及含有泡沫的内容物。死后数小时剖检,瘤胃内容物无泡沫,间或有瘤胃或膈肌破裂。瘤胃腹囊黏膜有出血斑,甚至黏膜下淤血,角化上皮脱落。肺脏充血,肝脏和脾脏被压迫呈贫血状态,浆膜下出血等。
【诊断】
急性瘤胃臌胀病情急剧,腹部臌胀,左肷部凸出,叩诊鼓音,呼吸极度困难,确诊不难。慢性臌胀,病情弛张,反复产出气体。随原发病而异,通过病因分析也能确诊。
【防治】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过量采食开花前的豆科植物,堆积发酵或被雨露浸湿的青草,幼嫩牧草和霉败变质饲料,加喂精料应适当限制,不宜突然多喂,饲喂后也不能立即饮水。
2.治疗 排气、止酵、强心补液、健胃消导。
(1)排气消胀:病初使病畜头颈抬举,按摩腹部,促进瘤胃内气体排除。同时应用松节油20~30ml,鱼石脂10~15g,95%酒精30~50ml,加适量温水一次内服。严重病例发生窒息危险时,首先应用套管针进行瘤胃穿刺放气,防止窒息。放气后瘤胃内投药。非泡沫性臌气,鱼石脂15~25g,95%酒精100ml,水1L;或者用0.25%普鲁卡因溶液50~100ml,青霉素100万U。泡沫性臌气,消灭泡沫内服消胀片(二甲基硅油15mg/片),牛30~60片,羊15片;或应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0.5~1L,饮水适量,一次内服,都具有的功效。若因采食紫云英而引起可用食盐200~300g,饮水4~6L,内服,都具有止酵消胀作用。
(2)排除内容物及酵解物质:可用盐类或油类泻剂,并兴奋副交感神经,促进瘤胃蠕动,有利于反刍和嗳气。或用2%~3%碳酸氢钠溶液进行瘤胃洗涤,调节瘤胃内容物pH值。严重病例,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进行瘤胃切开术。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机能状态,及时强心补液,增进治疗效果。
(3)健胃:在排除瘤胃气体或进行瘤胃手术后,病畜内服适量健胃酊剂,如陈皮酊、龙胆酊等,或采用健康牛瘤胃液3~6L,并应用青霉素或土霉素适量,灌入瘤胃内,提高防治效果。
(4)中兽医辨证治疗:破气行气,宽肠散满,和胃调中。方剂为广木香25g,青皮、陈皮各50g,炒枳壳50g,厚朴75g,苍术50g,二丑50g,莱菔子100g,乌药50g,川大黄100g,朴硝200g,甘草25g,水煎去渣,加香油250ml,灌服。
(四)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因过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饲料,在瘤胃内高度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引起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病畜出现消化障碍、瘤胃胀满、精神沉郁、运动失调、卧地不起、神智昏迷,患酸血症,脱水和休克死亡。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奶牛和肉牛饲喂大量谷物饲料,特别是粉碎过细的谷物;耕牛突然变更饲料,饲喂大量精料,或者偷食大量谷物或精料;饲养人员任意给动物添加饲料或喂料不均,大量精料在瘤胃内高度发酵,产生大量乳酸;或者气候骤然变化,牛羊出现应激,消化机能紊乱,瘤胃内微生物失调,迅速发酵也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严重的瘤胃酸中毒。
【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根据采食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采食粉碎加工后的谷物发病比采食未加工的发病快,并且采食量越大,病畜危险性越大。最急性病例,常在采食后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情较轻的,表现精神恐惧,食欲和反刍废绝,瘤胃蠕动减弱,肚腹胀满,粪便呈现灰白色、松软或下痢。或出现腹痛症状,后肢踢腹。
1.急性瘤胃酸中毒综合征 表现精神沉郁,目光呆滞,惊恐不安,步态不稳,食欲废绝,流涎,磨牙,空口虚嚼,胃蠕动消失、胀满、黏硬,粪便呈灰白色。多数病例出现体温正常或降低,36.5~38.5℃,亦有少数病例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气喘,呼吸困难。心跳急速。重症病情恶化,心力衰竭,循环虚脱死亡。
2.神经症状 病畜精神迟钝,运动强拘,姿势异常;神志不清,眼睑反射减退或消失,瞳孔对光反射不敏感;有时狂暴不安,具有攻击性;视觉障碍,直奔或转圈,横冲直撞,以角抵墙,难于控制。后期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头贴地昏睡,角弓反张,眼球震颤,兴奋与抑制交替发生,甩头呈游泳状,继而抑郁、昏迷死亡。
本病常伴发脱水和蹄叶炎、瘤胃炎、瘤胃积液,病畜眼球下陷、皮肤紧缩、血液浓稠、黏膜发绀、呼吸急促、尿少,多数病例四肢疼痛、跛行。血液碱储降低,酸度升高。
【病变】
必须在病畜死亡后1小时内进行剖检。发病后24~48小时死亡的急性病例,瘤胃和网胃内容物充满粥状内容物,具有乳酸气味;黏膜上皮角化,易脱落,露出暗色斑块,底部出血。真胃内常有大量谷物颗粒,真胃与肠管黏膜有出血性炎症。病畜血液黏稠、色暗,内脏静脉淤血、出血和水肿,肝脏肿大,质脆易碎,心脏内外膜出血,肾脏淤血。病程长的瘤胃壁和网胃壁发生坏死,胃壁增厚、暗红色、隆起,表面渗出浆液,组织脆弱,切面呈胶冻状;脑及脑膜充血;实质器官和淋巴结具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和水肿。
【诊断】
根据过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饲料病史,临床病症和实验室检查:病畜瘤胃胀满、卧地不起,具有蹄叶炎和神经症状进行诊断。瘤胃液的pH值降到5以下和酸血症,血清转氨酶显著升高,碱储降低,尿液呈酸性反应等。注意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过食黄豆,呈现狂暴不安,神经症状显著,应与脑炎相区别。
【防治】
1.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的选择和调配,饲料日粮水平复合要求,不可随意加料,防止动物偷食等措施。
2.治疗
(1)解除体内乳酸:酸中毒较轻的病例,可先进行洗胃,或用氧化镁1g/kg,加温水10L,投入瘤胃内,并进行瘤胃按摩,促进乳酸中和。重剧性病例需要急救,全身情况好转后,施行瘤胃切开手术取出瘤胃内容物,并将瘤胃内大量的酸性积液导出,可除去大量的乳酸和有害发酵产物。
(2)纠正机体酸中毒:当病畜出现机体酸中毒和脱水症状时,使用抗酸药物治疗。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纠正体内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应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5L,20%安钠咖10~20ml,增强心脏功能,补充循环血液量和稀释血液中乳酸的浓度,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内服酵母片50~100g,促进瘤胃内丙酮酸氧化脱羧,增强乳酸代谢。
(3)消除过敏反应:防止继发瘤胃炎、蹄叶炎和急性腹膜炎,过敏反应和休克。肌内注射扑尔敏,牛60~100mg,羊10~20mg。或使用盐酸苯海拉明或盐酸异丙嗪治疗。注射地塞米松,牛10~30mg,羊2~5mg,可以消炎,抗过敏,防止病畜休克。
(4)镇静安神:病畜发生神经症状时,除应用硫代硫酸钠外,还需要及时应用0.25%盐酸氯丙嗪10~20ml,肌内注射。或使用安溴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可镇静安神,调节神经系统的紊乱。当颅内压升高时,可使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防止脑水肿,缓解神经症状。
(5)增强胃肠机能: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清理胃肠、防腐止酵,可使用止酵药物、健胃剂和兴奋胃肠蠕动的药物,可参考前胃弛缓的治疗。
(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是由于金属异物(针、钉、碎铁丝)混杂在草料内,被误食进入网胃,刺伤胃壁,引起前胃弛缓、瘤胃反复臌胀、消化不良。因穿透网胃,刺伤膈或腹膜,引起急性弥漫性或慢性局限性腹膜炎,或继发创伤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舍饲的耕牛和奶牛,或发生于山羊。
【病因】
牛采食迅速,囫囵吞咽,往往将混杂在饲料内的金属异物吞咽落进网胃,导致本病的发生。动物随意舍饲和放牧,碎铁丝、铁钉、回形针、大头钉、缝针、碎铁片以及鱼钩等到处抛弃,混杂在草料中被耕牛采食吞咽下去,造成本病。饲料中的金属异物的检查和处理不细致。
【症状】
病初多呈现前胃弛缓、食欲减退,有时异嗜,瘤胃收缩力减弱,反刍无力,不断嗳气,常常呈现间歇性瘤胃臌胀。肠蠕动音减弱,有时发生顽固性便秘,后期下痢,粪有恶臭。由于网胃疼痛,病牛有时突然骚动不安。病情逐渐增剧,久治不愈,并因网胃、腹膜、胸膜受到金属异物损伤,呈现各种异常临床症状。
1.姿态异常 站立时,常采取前高后低的姿势,头颈伸展,两眼半闭,肘关节向外展,拱背,不愿移动。
2.运动异常 牵病牛行走时,嫌忌上下坡、跨沟或急转弯;牵牛在砖石或水泥路面上行走时止步不前。
3.起卧异常 当病牛卧地、起立时,因感疼痛,极为谨慎,肘部肌肉颤动,甚至呻吟和磨牙。
4.叩诊异常 叩诊网胃区,即剑状软骨左后部腹壁,叩诊音呈鼓音,病牛感疼痛,呈现不安,呻吟退让,躲避或抵抗。
5.反刍吞咽异常 有些病例反刍缓慢,或见到吃力地将网胃中食团逆呕到口腔,并且吞咽动作常有特殊表现,颜貌痛苦。吞咽时缩头伸颈、停顿,很不自然。
6.敏感检查 用力压迫胸椎脊突和剑状软骨,或于鬐甲与网胃水平线上,双手将鬐甲皮肤捏成皱壁,病牛表现出敏感不安,并引起背部下凹现象,称为鬐甲反射阳性。
7.疼痛试验 由于胸骨剑状软骨区的疼痛,因此可用器官叩诊法(用拳头叩击网胃)或剑状软骨区触诊法,可能获得阳性结果。最好用一根木棍通过剑状软骨区的腹底部猛然抬举,给网胃施加强大的压力,对急性病例阳性反应是明显的。
8.全身机能状态 一般病例体温、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但在网胃穿孔后,最初几天体温可能升高至40℃以上,其后降至常温,转为慢性过程。病情时而好转、时而恶化,逐渐消瘦。当金属异物穿透网胃、膈到达心包时,病原菌感染心包膜,出现炎症反应,大量渗出物积聚心包腔内,限制心脏舒张,形成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动物往往因心力衰竭及毒血症死亡。
【诊断】
本病的诊断应根据饲养管理情况,结合病情发展过程进行。本病具有特殊临床症状:病畜姿态与运动异常,顽固性前胃弛缓,逐渐消瘦。白细胞总数增多,嗜中性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倒置,长期治疗不见效果。用金属异物探测器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
【防治】
1.预防 本病的预防首先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防止饲料中混杂金属异物。用金属探测器进行定期检查,必要时再用金属异物打捞器从瘤胃和网胃中摘除异物,或用磁铁笼经口投入网胃吸附金属异物;也可应用磁铁牛鼻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2.治疗
(1)保守疗法:将病牛立于斜坡或斜台上,保持前躯高后躯低的姿势,减轻腹腔脏器对网胃的压力,促使异物退出网胃壁。同时应用磺胺类药物,按0.07g/kg内服;或用青霉素600万U与链霉素6g,肌内注射,2次/天,连续用药5~7天。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病理变化,如能早期确诊,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用特制磁铁经口投入网胃中,吸取胃中金属异物。同时应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肌内注射,治愈率约达50%,但有少数病例可能复发。
(2)手术疗法:在保守疗法无效的情况下,根据病畜的全身情况,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可施行瘤胃切开术从网胃壁上摘除金属异物。加强饲养和护理,使病牛保持安静,先禁食2~3天,其后给予易消化的饲料,并适当应用防腐止酵剂、广谱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或葡萄糖酸钙溶液静脉注射,增进治疗效果。
(六)牛瓣胃阻塞
瓣胃阻塞是因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充满而干固,瓣胃扩张、坚硬,导致严重消化不良。由于内容物停滞压迫,胃壁麻痹,瓣叶坏死,引起全身机能变化,是牛的一种严重的胃脏疾病。本病多见于耕牛,奶牛也常发生。
【病因】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阻塞 主要见于长期饲喂麸糠、粉渣、酒糟等含有泥沙的饲料,或粗纤维坚硬的甘薯蔓、豆秸、麦秸等。其次,放牧转变为舍饲,或饲料突然变换,饲料质量低劣,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或因饲养不正规,饲喂后缺乏饮水以及运动不足等都可引起。
2.继发性阻塞 常见于前胃弛缓、真胃阻塞、真胃变位、真胃溃疡、肠便秘、腹腔脏器粘连、生产瘫痪、黑斑病甘薯中毒、急性热性病、血液原虫病等。
【症状】
1.病初 患牛前胃弛缓、食欲减退、便秘,粪呈饼状或干小呈算盘珠样,瘤胃轻度臌胀,瓣胃蠕动音微弱或消失。于右侧腹壁瓣胃区(第七至第九肋的中央)触诊,病牛感疼痛;叩诊浊音区扩张,精神迟钝,时而呻吟;奶牛泌乳量下降。
2.后期 病情严重,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龟裂,空嚼、磨牙,呼吸浅快,心跳快,食欲和反刍废绝,瘤胃收缩力减弱。直肠检查可见肛门与直肠痉挛性收缩,直肠内空虚、有黏液,少量暗褐色粪块附着于直肠壁。
3.晚期 瓣胃叶坏死,伴发肠炎和全身败血症。体温升高,食欲废绝,排粪停止或排出少量黑褐色糊状、带有少量黏液恶臭粪便。尿量减少或无尿。呼吸疾速、心悸,脉搏数可达100~140次/分钟,脉律不齐。微循环障碍、皮温不整、结膜发绀,形成脱水与自体中毒现象。体质虚弱、神情忧郁、卧地不起,病情显著恶化。
【病变】
瓣胃内容物胀满、坚硬,指压无痕,其容积增大2~3倍。重剧病例,瓣胃邻近的腹膜及内脏器官,多具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变化。瓣叶间内容物干固,形如纸板,可捻成粉末状。瓣胃叶上皮脱落、溃疡、坏死或穿孔。此外,肝、脾、心、肾、胃肠等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病理变化。
【诊断】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病征,瓣胃蠕动音低沉或消失,触诊瓣胃敏感性增高,叩诊浊音区扩大,粪便呈算盘珠样、数量很少,不排粪或排出较多的黏液等表现,结合瓣胃穿刺诊断。必要时进行剖腹探诊,可以确诊。
【防治】
1.预防 预防本病要避免长期饲喂麸糠及混有泥沙的饲料,减少坚硬的粗纤维饲草,糟粕饲料不宜饲喂过多,增加青绿饲料和多汁饲料,并给予充足饮水和适当运动。
2.治疗 应根据病牛全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1)保守疗法:初期患牛病情较轻时,增强前胃神经兴奋性,促进内容物运转与排除。可通过胃管或直接灌服温盐水10~15L,然后按摩左肷部,促进瘤胃收缩,排送盐水到瓣胃,使干固内容物软化、排出,每天2~3次。或给患牛投服泻剂,硫酸镁或硫酸钠400~500g、水8~10L,或液体石蜡油1~2L,或植物油0.5~1L,一次内服。同时应用10%氯化钠溶液100~20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同时可应用毛果芸香碱0.02~0.05g,或新斯的明0.01~0.02g,皮下注射,体弱、妊娠母牛、心肺功能不全牛忌用。
(2)瓣胃注射:注射部位在右侧第八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相交点,略向前下方刺入10~12cm,判明针头已刺入瓣胃时,方可注入。10%硫酸钠溶液2~3L,液体石蜡或甘油300~500ml,普鲁卡因2g,盐酸土霉素3~5g,一次瓣胃内注入。病牛发生败血症或其他并发症时,注意及时输糖补液,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缓和病情。
(3)手术疗法:当保守疗法无效果时,应及时进行瘤胃切开手术,通过网瓣胃孔送入导管进行瓣胃冲洗。
(4)中兽医辨证施治:脾胃虚弱,胃中津液不足,百叶干燥。宜清胃热,补血养阴,通畅润燥。藜芦润燥汤,藜芦60g、常山60g、二丑60g、当归60~100g、川芎60g、水煎后加滑石90g、石蜡油1L、蜂蜜250g,内服。同时加强护理,充分饮水,给予青绿饲料,有利于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