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肉鸽传统养殖法——自然孵化,自然育雏
    来源:辈宠网

肉鸽在正常情况下,是产蛋后种鸽自己孵化和自己育雏,这是鸽子的一大繁殖特性,或者称自然孵化、自然育雏。正是这一繁殖特性,使传统养鸽方法非常简单,很适合农户饲养。养鸽与其他特禽饲养相比,不需要饲料加工、不需要人工孵化、不需要人工育雏,养鸽前机械和设备投资不大,养鸽后饲养管理简单,一对夫妻养1 000对种鸽,养鸽收入可观。

1.肉鸽的自然孵化 配对上笼的种鸽,通常在10~15天开始产蛋,每窝正常情况下产2枚蛋,第一枚蛋产下后1~2天才产下第二枚蛋。种鸽在产下第二枚蛋后才开始孵蛋。但也有一些刚配对的鸽产下第一枚蛋后便开始孵化,这不必担心,下一窝蛋种鸽就会正常孵化。

种鸽孵蛋时,管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种鸽孵蛋时神态:种鸽孵蛋时精神非常集中,此时由于种鸽对外面的警惕性特别高,所以一般不要去摸蛋,或偷看鸽子孵蛋。不要让生人进鸽舍参观。此外,还要避免较严重的刺激,如汽车喇叭声及机械声和大的振动等干扰,尽可能地保持鸽舍安静,防止不良刺激,让种鸽安心孵蛋。

(2)种鸽孵蛋时离巢活动管理人员不必担心:种鸽正在孵蛋时有时会下巢进行活动、吃食,管理人员不必担心,更不必去惊动它,因为鸽子知道如何孵蛋,如何调节温度。在炎热的夏季,种鸽特意离巢晾蛋;冬季鸽舍温度低时,为了保持种蛋温度,公、母鸽轮流孵蛋,在母鸽离巢吃食期间,公鸽赶紧就巢接着孵化。

(3)鸽笼里要放沐浴器:高温季节鸽笼内还要放沐浴器,放沐浴器时应放在蛋巢附近,孵蛋鸽不会像平常那样及时去沐浴,但不必担心,更不要把沐浴器移动,孵蛋鸽下巢活动时会沐浴的。

(4)孵蛋开始就应增加饲料营养水平:种鸽从孵蛋开始,应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饲料的营养标准为消化能12.1兆焦/千克、粗蛋白含量应在17%~18%,并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供给量,才能满足种鸽的营养需要。以备乳鸽出生后种鸽有充足的鸽乳。

2.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情况 在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过程中,要进行照蛋检查。整个孵化期照蛋2次,第一次照蛋在种鸽开始孵化后的第4~5天,照蛋工具可用手电筒或自制的照蛋器。自制的照蛋器可用自行车把的塑料套,在开口处装入接有电线的6瓦小灯泡,加变压器接在220伏的电路上,就可照蛋了。照蛋时将蛋放在开口处,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观察。

若观察到蛋内有均匀的血管分布,呈蜘蛛网状,即为受精卵;若蛋内有血管分布,但呈1条粗线,呈“V”状或“U”状,则为死精蛋;或蛋内透明,则为无精蛋。孵化到第10天进行第二次照蛋,若蛋内一端乌黑,固定不动,另一端气室增大空白,这种蛋发育正常;若蛋内容物如水状流动,壳呈灰色,则该蛋为死胚蛋(如图5-3所示)。对无精蛋、死精蛋,都要及时捡出。

图5-3 照蛋时蛋内变化情况

检查鸽蛋时最好是左手套棉纱手套,防止孵蛋的种鸽啄伤手臂。手的姿势也应正确,先用手背将正在孵蛋的种鸽从腹部轻轻托起,张开手指将两枚蛋抓在手里,手背朝上将蛋取出,防止种鸽啄手时把鸽蛋啄破。照蛋后发育正常的蛋应轻轻地放入蛋巢中,手势与取蛋时相同。注意不要把发育情况不明显受精蛋作无精蛋或死精蛋处理。如果有相同日龄的单蛋可以两两合并,使无孵蛋任务的种鸽早日产下一窝蛋。7~8天后第二次照蛋,若孵化正常,胚胎发育良好,幼雏就可以出壳了。即将出壳的乳鸽会在蛋壳的1/3处将蛋壳啄成一线小孔,这表明雏鸽很快会脱壳而出。乳鸽自己能够脱壳,在自然孵化的情况下,管理人员不要用手协助把蛋壳弄破。但孵化已到18天,蛋壳表面仅啄破一个小孔,这就需要人工辅助脱壳。剥蛋壳时,发现血水应立即停止,放回蛋巢继续孵化,以免乳鸽发育未完全而难喂养。但孵化已经超过18天了,还没有啄壳,这可能是因孵化过程中出了问题或胚胎因疾病已经死亡。乳鸽出壳前蛋壳外观如图5-4所示。

图5-4 乳鸽出壳前蛋壳外观

3.种鸽不孵蛋 在肉鸽生产中常常会有种鸽产蛋后在孵化的过程中突然离开蛋巢不再上巢孵蛋。如果离巢时间长了往往会造成胚胎死亡。有时这种现象甚至发生在出雏前几天。引起种鸽不孵蛋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的影响:鸽舍位置不合理,易受外界的影响;天气的冷暖变化、鸽舍有害气体增加而排风条件又差,造成空气污秽;外界传来的嘈杂声,引起种鸽烦躁不安。因此,只要做好鸽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鸽舍通风换气工作,尽量创造安静的环境,种鸽不孵蛋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2)动物的干扰:猫和老鼠经常干扰种鸽,特别是老鼠经常到鸽舍觅食,造成种鸽惊恐离开蛋巢。因此,养鸽场要防鼠,夏季门窗要安纱门、纱窗,在通风时防止老鼠进入鸽舍。每天吃剩下的饲料槽及时取走,地面的饲料也要打扫干净,不让老鼠有东西吃,时间长了它也就少来了。

(3)垫料问题:巢盆中垫料潮湿、被粪便严重污染,以及缺少垫料都会引起正在孵蛋的亲鸽离巢。在生产中,一定要做好垫料的经常检查工作,创造舒适的孵蛋环境。

(4)体外寄生虫干扰:鸽舍潮湿、通风不好、污秽,会产生鸽的体外寄生虫。如羽虱、螨虫、跳虱等侵染鸽体表,引起孵蛋鸽奇痒、不安而造成不孵蛋。生产中应在孵蛋以前给种鸽进行药浴1次,消灭体外寄生虫,同时做好鸽舍灭蝇、灭蚊工作。

(5)遗传因素:有些母鸽母性不强,就巢性差,天生就不能很好孵蛋。如果有这样的种母鸽,对产蛋性能特别好的,可把蛋并给其他鸽孵,孵出后再让它哺喂;如果产蛋性能不好的,应予以淘汰。一般初配种鸽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经产种鸽这种情况较少。

4.鸽蛋死胚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种鸽的恋巢性差:初产鸽不能稳定地就巢,经常离巢而去,致使孵化温度忽高忽低,造成胚胎死亡。有的老龄鸽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种鸽把蛋踩出裂缝,没被发现,细菌进入种蛋,引起胚胎死亡。解决的办法是淘汰就巢性差的种鸽。

(2)种鸽体质差: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不足或根本没有添加造成种鸽体质差,精子和卵子生命力弱,受精卵生命也弱,发育后期胚胎死亡。尤其是钙、磷缺乏或不平衡,维生素A、维生素D3的缺乏,直接影响蛋壳的质量,也是胚胎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配制保健沙时,一定要注意钙、磷平衡和维生素、微量元素充足。

(3)巢盆和垫料肮脏潮湿:出现巢盆和垫料肮脏潮湿现象,种鸽很难安心孵蛋,常常造成胚胎死亡。及时更换巢盆中的垫料,创造舒适的孵化环境,是提高孵化率不可缺少的环节。

(4)出壳困难造成胚胎死亡:近亲交配的胚胎生命力弱,出壳时胎雏无力啄壳,会闷死在蛋壳中;外界刺激等因素会造成胎位不正而无法出壳,致使胎雏死在蛋壳内。如果已孵化18天以上雏鸽还没有出壳,可实行人工助产。其方法是:首先把鸽蛋在温水中浸泡30~60秒钟,润湿粘在蛋壳上的胎毛,然后轻轻地剥开蛋的大头的蛋壳,直到有血管处,然后放在蛋巢中继续孵化。几小时后雏鸽就能顺利出壳。

5.肉鸽的自然育雏 亲鸽在孵蛋和哺育乳鸽期间,分泌催乳激素,促嗉囊分泌鸽乳。鸽乳是一种奶油状物质,是用来哺喂幼鸽的。当亲鸽孵蛋到第8天时,催乳素就开始产生并起作用。鸽子发达的双叶嗉囊在催乳素的作用下,扁平上皮细胞开始增殖,随后逐步完善,至孵蛋的第16天,嗉囊中的扁平上皮细胞开始分泌鸽乳,并持续到乳鸽2周龄。如果用催乳激素给不孵蛋的种鸽注射,也会使种鸽嗉囊发生同样的过程而产生鸽乳。

雏鸽出壳后,种鸽对它们关怀备至,能够像共同孵蛋一样共同保护和哺育乳鸽。乳鸽饥饿时会站起来,抬头用喙在亲鸽的嗉囊下方触动,表示它想吃乳了。公鸽或母鸽会将乳鸽的喙含着并向它的嘴里吐鸽乳,乳鸽同时开口吸吮。在最初的一周内,亲鸽特别关心乳鸽,如遇到有人伸手捉乳鸽或遭猫、鼠等危害时,它们会与之拼搏打斗。这时的亲鸽最害怕的是一种突然发出的不寻常的噪声,亲鸽哺育乳鸽期间应尽量避免突如其来的响声。

最初一周,亲鸽用嗉囊中分泌出的鸽乳来哺喂乳鸽,一周后鸽乳的浓度和颗粒随着乳鸽的日龄增加而增大。在2周内最好不要调换不同颜色的乳鸽,否则会被亲鸽发现而将换进来的乳鸽啄伤甚至啄死。3~4周龄后,亲鸽会逐步改喂原粮料。当乳鸽长到1月龄左右时,它们会离开亲鸽独立生活,商品乳鸽25日龄以前就开始出售。若乳鸽不离开亲鸽,亲鸽也会教它独立生活。

鸽乳营养很丰富,是呈微黄色的乳汁液,与豆浆相似。第1、2天的鸽乳含水分64.3%,蛋白质18.8%,脂肪12.7%,灰分1.6%,钠、铁2.6%。此外,还有未经测出的消化酶、激素、抗体以及微量元素。第5天的鸽乳呈半稠状,可见有细碎的饲料。第6天起分泌的鸽乳是流汁状的,并与半碎饲料混合在一起,随着乳鸽的日龄增加,鸽乳中的饲料含量愈来愈多,且颗粒愈来愈大。

由于鸽乳的营养价值高,又含有消化酶,易被消化吸收,因而乳鸽的生长速度较快。美国王鸽乳鸽7日龄平均体重200克,10日龄就达到380克,14日龄为470克,20日龄为570克,21日龄为572克,28日龄为650克,30日龄为660克;泰国王鸽7日龄平均体重215克,10日龄就达到340克,14日龄为480克,20日龄为555克,21日龄为570克,28日龄为650克,30日龄为655克;而杂交王鸽7日龄平均体重210克,10日龄就达到320克,14日龄为430克,20日龄为511克,21日龄为512克,28日龄为555克,30日龄为560克。

6.亲鸽不肯哺乳鸽的原因 有时候亲鸽不肯哺乳鸽,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鸽长期采食量不足:肉种鸽在哺育乳鸽期间,如果不能供给其充足的饲料量,或饲料品质不好,不能满足亲鸽的营养需要,甚至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它们哺喂乳鸽的次数就会减少,或者不肯哺喂乳鸽。在生产中,带子亲鸽日粮中的豆类饲料要求占35%~40%,能量饲料占60%~65%,每天喂4次,延长喂饲时间,尽可能满足乳鸽生长发育及种鸽自身营养的饲料。

(2)保健沙配制不合理:肉鸽保健沙中要求有满足乳鸽生长必需的钙、磷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食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河沙、木炭末等能帮助消化的物质和防病的物质。另外,配好的保健沙要放在阴凉处,储存时间在1周以内。在饲哺时要有一定的量来满足其需要。

(3)亲鸽或乳鸽生病:亲鸽如果生病了自身采食量就减少,不愿去喂乳鸽;乳鸽在哺育期间也很容易生病,不管是传染病或是消化不良,都影响乳鸽的哺食,或不食。在生产中,对有病亲鸽和乳鸽都要进行隔离治疗,并对乳鸽进行人工哺育。

(4)亲鸽母性差:有的亲鸽,天生哺育能力差,这种亲鸽应及时淘汰。如果其产蛋和孵化性能特别好,乳鸽可由其他亲鸽代养或进行人工饲养。

(5)同窝中有一只乳鸽死亡:亲鸽习惯成对哺喂,如果一只乳鸽死亡,亲鸽有时会拒绝哺喂另一只。这时,可将其他有单只乳鸽的另一窝乳鸽并到这一鸽窝。

7.如何提高自然孵化自然育雏的生产率 “保姆鸽”,顾名思义就是为鸽蛋和乳鸽做保姆的产鸽。在肉鸽生产中,保姆鸽的作用非常重要,常需要保姆鸽来完成孵化与哺育乳鸽的任务。它有多方面的好处:

(1)减轻产鸽的负担、提高生产率:在大、中、小型鸽场中,亲鸽产的蛋不可能百分之百都受精。因此,在第一次照蛋时,总有一些无精蛋被检出。这样,在生产中一定有不少单枚蛋的鸽巢,为了提高生产率,可把日期相同或接近的鸽蛋两两合并,让只孵1枚蛋的亲鸽孵2枚蛋,起代孵化、代哺喂的作用,使空巢的一对亲鸽休息以后尽快再产蛋。

(2)防止蛋被踩破、保证孵化效果:养鸽场总有一些好动的亲鸽,常常在笼内跳来窜去,即使产蛋后也不小心,不爱护种蛋,常常把蛋踩破。发现这种现象,应及时把它们产的蛋取走,找单蛋巢的亲鸽代孵。

另外,大体型的鸽品种,如王鸽、鸾鸽等大都每只超过1千克,有的甚至可达1.25千克。这些鸽较笨,常常踩破自己产的蛋,或踩死刚出壳的雏鸽。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将它们所产的蛋让保姆鸽孵化、哺育,从而提高鸽蛋出雏率和乳鸽成活率。由于减少了大体型鸽孵化和哺育的任务,产鸽休息后马上产蛋,可以提高产蛋率。

(3)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亲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公鸽或母鸽任何一方发生疾病,甚至死亡,都会影响孵化和育雏。为了不影响孵化和育雏,也需要找保姆鸽来完成孵化和育雏任务。

(4)培育优良种鸽:向其他鸽场购买良种鸽蛋,这也需要保姆鸽来完成孵化和育雏任务。

(5)充分利用良种肉鸽:为了使大型种鸽尽快繁殖,让它们只产蛋不孵化育雏,收走产下来的蛋,让保姆鸽孵化和育雏,可以缩短良种鸽的繁殖周期。

由于上述情况的需要,利用保姆鸽,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的一种必要的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选好保姆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保姆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才能选用:①健康无病,精神状态好;②有较强的孵化、育雏能力;③要求选择1岁以上、4岁以下的生产鸽;④要求为正在产蛋或正在孵化或正在育雏的生产鸽,被代孵的蛋或被哺喂的乳鸽的日龄与保姆鸽所孵的蛋或哺育的乳鸽日龄相同或相近(只能相差1~2天),才能使育雏阶段的保姆鸽分泌的鸽乳浓度与乳鸽的需要相适应。

找到合适的保姆鸽后,就要把被孵化的蛋或乳鸽放入该种鸽的蛋巢中。方法是:将蛋或乳鸽放在手里,手背向上或稍向产鸽,以防止产鸽啄破蛋或啄伤乳鸽,在趁亲鸽不注意时,轻轻将蛋或乳鸽放进蛋巢中,动作要轻快。这样,保姆鸽就会把放入的蛋或乳鸽当作是自己的,继续孵化或育雏。另外,保姆鸽不足时,每窝可增加到3枚蛋或3只乳鸽,但不能增加到4只。否则,会使亲鸽营养不足,鸽乳不够用,导致亲鸽体力下降,乳鸽瘦,生长缓慢,甚至因病而死亡。

因为保姆鸽对原蛋巢中的乳鸽较熟悉,哺育时有偏喂倾向。放入的乳鸽日龄大些才能争到保姆鸽的鸽乳。日龄小于原巢中的乳鸽,多因争不到食物而较为瘦小。

由于充当保姆鸽的种鸽要选正在孵化或育雏的产鸽,所以,若饲养的鸽子不多,就很少会有两对产鸽同时产蛋及哺育相同日龄的乳鸽,此时要用保姆鸽孵化、哺育是比较困难的。

种鸽第一次产下的2枚蛋,最好让它们自己孵化和育雏,目的是培养它们本身的生产特性,只有第二次产蛋以后才能采用代孵代养的做法。

8.乳鸽的并窝 生产中常有这种现象,即在某对亲鸽孵出乳鸽1~5日龄时,将该窝的两只乳鸽分给其他两对亲鸽哺育,每窝1只,加上原窝的2只乳鸽,并窝后每窝3只乳鸽。乳鸽分出后让这对种鸽休息,恢复体质后可早日产下窝蛋。并窝的乳鸽与原窝的乳鸽日龄必须相同或只相差1~2天。实验证明,并窝的3只乳鸽与无并窝的2只乳鸽平均日增重在中期(8~12日龄时)表现有点差距,但至后期体重基本一致,用20日龄乳鸽平均体重作比较,差异不显著,表明并窝的3只乳鸽与非并窝的2只乳鸽的上市体重没有明显差异。实验还表明,并窝组每只乳鸽平均每天耗料量较非并窝少,差异极显著,说明将乳鸽并窝能有效地节省饲料。

并窝组的肉料比为1∶1.72,非并窝组肉料比为1∶1.94,并窝的饲料报酬高。每只乳鸽平均净耗料量较非并窝组耗料明显减少,饲料报酬明显提高。

另一组实验证明,如每窝并至4只乳鸽,结果乳鸽的生长增重缓慢。对部分并窝4只的乳鸽给予每天补喂2次人工合成乳,乳鸽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但其效果仍没有每窝3只的效果好。可见每窝并至3只,乳鸽的生长发育是比较理想的,既可以使乳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又可免人工补喂的麻烦,便于饲养管理。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