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母猪瘫痪、母猪脚破的原因和很多,有矿物质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营养性疾病造成、有关节炎型链球菌或副嗜血杆菌引起的跛行、有软骨病和腐蹄病造成的、有病毒性滑液囊炎合并感染、坏死杆菌、口蹄疫、损伤等等。看了很多的介绍,但没有一个介绍全面的,今天将全部内容收集起来供大家参考。
脚破是损伤引起的腐踢病
脚跛的话有以下几个原因:
1:缺乏运动。母猪怀孕后长期饲养在限位栏,活动的空间很小,严重缺乏运动,导致肢蹄病的发生率很高。发现跛行的猪应该在大拦饲养,严禁配种后再次转入定位栏。
2:饲料矿物质含量不足或与各营养素之间的配比不均衡。光照时间不足,影响了体内钙的合成。
3:关节炎型链球菌或副嗜血杆菌引起的跛行。
4:发情时由于母猪的相互爬跨引起的跛行。
治疗上用青霉素或是头孢加解热镇痛的药就可以治好的。
饲养管理不善的繁殖母猪常发生瘫痪,繁殖母猪瘫痪的类型大致有三种:一是产后瘫痪,二是风湿性瘫痪,三是营养代谢障碍性瘫痪。
1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躺卧昏睡,后肢软弱无力,跛行或不能站立,交互踏步,步态踉跄,东倒西歪,有时两后肢相互碰撞。重症者卧地不起,强迫起来又无力支撑;轻症者时起时卧,两前肢跪地或呈犬坐姿态。(1)产后瘫痪多在产后数小时或2~5天发生,体温略有升高,精神高度沉郁,反射减弱,站立困难,行走时摇晃,泌乳量减少或无乳。 (2)风湿性瘫痪多见于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母猪,患肢强拘,跛行,关节肿胀,轮廓不清,触诊有痛感,体温升高,脉搏增数,卧地不起,肢端冷厥,尤其趾关节僵硬,着地不稳。(3)营养代谢障碍瘫痪多见于老年体弱的经产母猪以及营养不良的高产母猪,突出表现是极度贫血,粘膜苍白,眼球凹陷,精神倦怠,四肢酸软,久卧不起。无论何种瘫痪,若病程时间长,医治不力,护理不善,可导致严重衰竭而死。
2 防治措施
2.1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加强妊娠后期80~114天的饲养管理,供给多样化、营养全面、蛋白质丰富、矿物质充足的饲料,适当运动,不能惊吓及剧烈驱赶。产前1~2周和产后7~10天内,应多喂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并进行适当运动。产后立即给以大量的温盐水,可促使产畜血压迅速恢复正常。产后数天内每天喂给红糖200~300g,以补充生产消耗的能量。(2)平时注意日粮中的营养合理搭配:首先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满足能量需要;其次是蛋白质不缺乏;再就是矿物质、微量元素满足,钙磷比例保持在1.5∶1~2∶1,铁、铜、锌、锰、硒适量,维生素尤以维生素A、B、D、E足量。(3)改善环境卫生:猪圈高朗干燥,上不漏雨,下不积水,四壁无贼风,注意常打扫,勤除粪尿,勤换垫草,饲槽饲具常洗刷晾晒,防止碰跌,保持安静。
2.2 治疗 采用中西药结合,扶正祛邪,润补气血,舒筋活络,渗湿祛风,消炎镇痛的综合疗法。
3 典型病例
病例1 荔波县玉屏镇某猪场的一头母猪,2003年7月产仔5天后卧地不起,人工扶起放手后又倒下,躺着吃、屙,食欲尚好,其余无明显症状。诊断为产后瘫痪。治疗:(1)西药:静注25%葡萄糖酸钙,每天1次,每次500ml,连续5天。(2)中药:生乌头2颗,大母猪藤根200g,鸡1只,先用水煮乌头后入母猪藤和鸡再炖,到期乌头不麻口,鸡骨分离为度,一次喂服。治疗5天后痊愈。
病例2 荔波县玉屏镇建设村某农户的一头产仔母猪,体重80kg,2003年因病求医。主诉:该猪产后不能站立,想吃又吃不到,只有用人工辅助喂食,已病3天。症状:卧地不起,腰背紧硬,四肢浮肿。查看猪圈阴暗潮湿。诊断为产后风湿瘫痪。治疗:(1)西药:肌注维生素D3,2000万IU,每天1次,连续5天。(2)中药:羌活5g,玉活、当归、黄芪、伸筋草、牛膝、云苓、桑枝、续断、威灵仙、西党各10g,瓜皮15g,玄胡、甘草各5g,煎水调稀饭喂服,每天1剂,连喂5剂。此外饲料中加适量的鱼粉、骨干肉粉、骨肉汤喂给。次日复诊,体温正常,疼痛消失,起立吃食。中药方再服2剂;同时配合用松节油涂擦四肢关节,每天2次,每次5~10ml,约5~10分钟。1周痊愈。
病例3 荔波县立化镇应昂村某农户的一头8年经产母猪,1998年5月产后卧地不起。检查:母猪年老体弱,粘膜苍白,极度贫血,眼球凹陷,精神倦怠,四肢发软,久卧不起。诊断为营养代谢障碍产后瘫痪。治疗:(1)西药:肌注维生素C2ml/次,维丁胶性钙注射液4ml/次,每天1次,连续用药5天。(2)在每餐饲料中加入过磷酸钙50~100g内服。1周左右痊愈。
4 小结
笔者从事兽医工作16年来,用以上验方治疗母猪瘫痪60余例,治愈率95%以上,疗效甚好。
二、母猪瘫痪及其防治
1、产前瘫痪。是母猪怀孕后期体内维生素和钙磷缺乏或失调,或因年老体弱饲养管理不善,缺乏运动等所致。多发生于分娩前几天或几周内,表现后肢无力,不能久站,行走不稳,起立困难,严重时卧地不起,食欲减退,大便干燥。
2、产后瘫痪。与缺乏钙磷有密切关系,或助产时器械使用不当,胎儿过大,强力拉出,使骨盆神经受损伤所致;产后护理不当,圈内阴冷潮湿等,也易得此病。多发生于产后2-3天。发病母猪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奶量减少,甚至无奶,肌肉震颤,摸有痛感,行走摇晃,严重时半身麻痹,卧地不起。
预防母猪瘫痪要注意产前、产后的防寒保温,保持圈内干燥,加强运动,给足饮水,合理的阳光照射,发现母猪有可能瘫痪时,应立即将母、崽分开饲养。
发现母猪瘫痪,可选用以下配方治疗:①用骨粉或蛋壳粉、虾粉15-40克,拌饲料喂服,每天3次,连用半月;②用羊骨或其他新鲜兽骨砸碎熬汤喂服;③中药独活、防风、桑枝、木瓜、川芎、牛藤各12克,甘草10克与肉骨200克煲水混粥喂服;④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100-150毫升或10%氯化钙20-50毫升,或皮下注射樟脑油5-10毫升,隔天1次,直到康复为止;⑤肌肉注射安乃近10-20毫升,每天1次,连续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