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养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炒)60克、甘草(炙)3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亦可煎汤灌服。马、牛150~200克:猪、羊50~100克。功能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见体瘦毛…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诊断方法的总称,是中兽医诊断家畜疾病时常用的方法。家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腑之间, 脏腑与经络之间、体内与体表之间, 都有密切联系。五脏六腑各有其表里关系,五脏与五官、五体…
针灸穴名。见《抱犊集》。牛、羊位于背正中线上,第八、九胸椎之间的凹陷处,一穴。刺入棘上韧带深部的棘间肌和棘间韧带中,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和第八胸神经的背支分布。猪的主穴位于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的凹陷处,…
包括两个含义: ①为了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 对家畜所采取的一些调护、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包括饮喂、放牧、畜舍、使役等方面。②对马属动物的脏腑、气血进行调理以达到治未病目的的方剂。…
选用某些药液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用麻醉性药物注入穴位, 称穴位封闭疗法。用抗原注入穴位, 以增强畜体的抗体, 称穴位免疫。水针疗法将针刺和药物相结合, 以发挥针与药对机体的协…
补养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熟地黄50克、当归(酒浸)50克、白芍药50克、川芎30克。为末, 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亦可煎汤灌服。马、牛180~250克; 猪、羊30~60克。功能补血调血。主治血虚、血瘀。方中…
在穴位内注射一定量的某些药液来维持针感而达到镇痛麻醉效果的一种针刺麻醉方法。又称穴位注射麻醉。根据手术要求,选取适当穴位, 以普通注射用的18号、9厘米长或封闭注射针头刺入穴位,在出现针感后将药液注入穴…
固涩剂之一。出自《证治准绳》。补骨脂(炒)120克、吴茱萸30克、肉豆蔻(煨)60克、五味子60克,为末。另用生姜120克、大枣120克, 与水同煎, 去姜取枣肉, 和药为丸。也可为散剂。马、牛200~350克; 猪、羊4…
外用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汞、灵液、流珠。从汞矿或辰砂(硫化汞)矿中制取而得的纯汞。用时同脂肪研成细粉或油膏。也可与其他药物混合制成汞化合物。主产贵州、广西、云南等地。辛, 寒:有…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牛位于胸左侧壁、倒数第二肋间,距背中线18厘米处,一穴。即在髋结节下角水平线上,穿通胸壁及膈,刺入腹腔瘤胃背侧盲囊内。有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背侧支分布。小宽针或毫针向内下方…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