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的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绵羊、家兔、猪较易感,牛、羊次之,马、犬、猫很少患病。家禽中鸡、鹅较多,鸭少见。许多野生动物可感染,鼠类最易感,且常为贮存宿主。各种年龄动物都可感…
一种由伪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临床表现主要呈脑脊髓炎、奇痒和发热。伪狂犬病病毒又名猪疱疹毒1型。感染初存在于血液、脏器、鼻腔分泌物和尿液中,动物出现神经症状时,则大量存…
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歪鼻子”。主要特征是鼻炎、鼻甲骨萎缩,特别是鼻甲骨的下卷曲部,严重时可蔓延到鼻骨、上颌骨和门齿骨,使病猪发生鼻塞,喷嚏,颜面部变形或歪斜,牙齿吻合障碍,影…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极度兴奋、狂躁、流涎和意识丧失,最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典型的病理变化为非化脓性脑炎,在神经细胞胞浆内可见…
疱疹病毒科的双链DNA型病毒。病毒粒子呈椭圆或圆形,直径约110~180nm,有的有囊膜,其表面有放射状排列的纤突,长约8~10nm,有的无囊膜。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不同的液体中和物体表面至少能存活7d,在畜…
一类只含有一个>分子的线状单股DNA病毒。是细小病毒科(图)中最重要的一个属。与兽医学有关的病毒主要有阿留申貂病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貂肠炎病毒、犬细小病毒、鹅…
又叫“固板行为”。指以相对不变的方式反复表现的行为或活动。这个术语通常用来解释因社会隔离、环境刺激不足及剥夺而引发的行为。也可由遗传因素,或大脑疾病,或大脑损伤引起。猪的规癖行为包括无食咀嚼、犬坐、…
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0~160nm,在双层囊膜上覆有10~12nm的纤突,含有长约20Kb的侵染性正链RNA,分子量为6.8×106,含有脂质及糖基化高分子…
指仔猪出生后修剪两侧8个锋利尖锐的用于自卫和攻击的犬齿。修剪目的是减少或避免对母猪乳房和乳头及同窝仔猪的伤害。修剪时,不要剪得太短,防止损伤齿龈与舌头,要修剪平整。所用器具(如剪牙钳子)要严格消毒,防止…
指有序的系列动作,具有特定的行为功能,如求偶、交配、采食、争斗等。动物的行为形式是指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是由遗传控制的,带有明显的物种或品种的特征,这主要与解剖结构有关。但是,一个个体的行为形式还受…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