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中药及其制剂或成药常用的治疗量, 又称用量。药物用量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药物对畜体的毒性反应。药物性能与剂量的关系 凡有毒的、作用峻烈的,用量宜小, 使用时应从小量开始, 逐渐增加。有的要…
中国现代兽医针灸学著作。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组织,于船主编。1984年农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8章、37节,近60万字。绪论中论述了兽医针灸的起源、发展和传播。并以大量史料证实:兽医针灸技术源于中国,早在南北朝…
由中兽医工作者所组成的以开展学术活动、促进中兽医学术发展为宗旨的群众学术组织。中国在1949年以前, 未见有中兽医学术团体的记载。1956年,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设立了“中兽医组”, 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
合理采收中药,对保证药材质量, 扩大和保护药源, 提高药材利用率, 具有重要意义。药材的采收,应选择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时进行,入药部分以成熟度作为依据。每一种中药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金代医药家李东…
汇编和整理中国兽医针灸文献资料的专卷,为《中国针灸荟萃》丛书的一个分卷。杨宏道、李世骏、于船主编。1987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兽医针灸源流、现存兽医针灸书籍、中兽医基础理论、动物腧穴、刺灸…
从事中兽医理论、诊疗技术与科技成果推广的机构。有的单独设立,有的在有关单位内作为一项研究内容。中国中兽医研究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省市两级。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兽医研究室,…
研究中药来源、种属、组织结构、药理及化学成分的分布规律。《神农本草经》将365种中药分上品、中品、下品三类。有补益作用、无毒, 可久服的药物120种归为上品; 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的药物120种…
介绍中国畜禽阉割技术的专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编。196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1972年再版。全书约五万余字,分6章、19节,介绍了中国畜禽阉割技术和经验。总论中介绍了中国畜禽阉割术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后…
以刊载中兽医研究论文、诊疗经验等为主要任务或主要任务之一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刊物。《中兽医医药杂志》 中兽医学和兽医药物学的全国性科技期刊。1982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创办。198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公开…
中国传统的摘除或破坏公畜睾丸和母畜卵巢,达到终止繁殖目的的技术。通过阉割, 可以提高动物经济利用价值, 改善饲养管理, 在育种上可起到选优去劣的作用。中国民间禽畜阉割技术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起源 早在公…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