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中国中兽医专家编著出版发行的有较大影响、作用的中兽医学著作。1949年后,中兽医学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兽医教育、科研、临证治疗的发展, 许多中兽医专家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进展…
消导剂之一。出自《兽药规范》(二部)。山楂(炒)15克、麦芽30克、神曲15克、莱菔子(炒)15克、大黄9克、芒硝15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马、牛250~400克: 猪、羊60~90克。功能消积导滞。主治猪伤食。凡消…
根据积滞宜消的原则立法, 以消食导滞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消食化积功能, 用以治疗积聚胀满、痞块停滞的方剂。又可分为消食导滞剂和消胀化积剂。消食导滞剂(消食剂) 以消食药物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等为主, …
以清热平肝或滋阴潜阳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熄风镇痉功能,用以治疗内风证的方剂。内风包括热极生风和虚风内动。风邪毒气从伤口侵入而致的破伤惊风亦属内风范畴。在治法上,内风宜平熄,同时应针对其致病之因,审因论…
止血药。出《伪药条辨》。又名龙牙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生用。主产浙江、江苏、湖北等地。苦,平。入肝、肺、脾经。功能止血。《生…
用具有消散破积作用的药物, 消散体内气滞、血瘀、食积等病证的治疗方法。又叫消导法, 或消散法。是八法之一。消法在临证上应用较广泛, 主要有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三种。消食导滞 以消食化滞的药物为主…
清热剂之一。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另研)10克、生地黄150克、赤芍药60克、牡丹皮45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250~400克;猪、羊40~60克。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血分证或热入血…
清热剂之一。出自《校注妇人良方》。金银花45克、陈皮45克、白芷15克、赤芍药15克、贝母15克、防风15克、当归尾15克、甘草节15克、乳香15克,皂角刺(炒)15克、穿山甲(炙)15克、天花粉15克、没药15克。煎汤或为末…
阐述家畜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的专论。立论导源于《黄帝内经》。唐《司牧安骥集》载有四篇五脏论。均以家畜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论述了马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马师…
敛汗涩精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玄及、会及、五味。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