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听觉和嗅觉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四诊之一。常与望诊、切诊、问诊配合使用。听声音 用听觉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包括听叫声,听呼吸及喘息,听咳嗽,听呻吟,听肠音等。①听叫声:各种家畜叫声虽不同,但都应洪…
镇惊熄风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天龙、百足、百脚。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干燥体。生用。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辛, 温; 有毒。…
祛寒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当归25克、厚朴25克、陈皮25克、青皮25克、苍术25克、益智仁30克、牵牛子15克、细辛10克、甘草1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150~300克;猪、羊50~100…
泻下剂之一。出自《痊骥通玄论》。槟榔20克、黑牵牛45克、郁李仁60克、木香25克、木通20克、青皮30克、三棱25克、芒硝120克、大黄6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芒硝后下),马、牛350~500克;猪…
具有发热和传染性病证的总称。温、瘟二字,古代视为同义。温有双重意义,一为发热,二为传染。其致病因素是疫疠之气,它与六淫之邪有显著不同,致病力强,并有明显的传染性。早在公元78年,中国就有牛疫流行的记载…
论述家畜啌嗽及其病因、病理、病状的中兽医古文献名。刊载于《元亨疗马集》。其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和内伤劳役。病理表现是家畜体表覆有皮肤和被毛。皮毛与肺相表里。外邪侵袭, 由表及里而达肺;或食入污秽草料,邪…
用温热性药物,祛除体内寒邪, 温补阳气的治疗方法。又叫温里法或祛寒法。是八法之一。适用于里寒证或里虚寒证。温法所用药物性多燥热, 易伤津耗阴, 故不可过用、久用;真热假寒证、咳血、尿血、便血等, 禁用温法…
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进行治疗的方法。外治法不但可以配合内治法以提高疗效,而且对某些外伤科轻浅之证,单用外治法即可收效。外治法的运用与内治法一样, 也要注意辨证论治, 即应根据不同证候和阶段, 选…
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马位于尾根两侧的前上方, 即尾根前外侧的荐尾间隙相对处, 距背中线4.5厘米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半腱肌内, 深部为荐尾背内侧肌, 有臀后动、静脉和臀后神经背侧支分布。小宽…
催乳药。出《神农本草经》。见《活兽慈舟》。又名金盏银台、剪金花、王不流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的成熟种子。生用或炒用。主产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苦,平。入肝、胃经…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