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猪又称灵台穴。位于背中线上第五、六胸椎棘突顶端之间的凹陷中, 一穴。刺入棘上韧带深部的棘间肌和棘间韧带内,有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背侧支分布。用毫针或圆利针稍向前下方刺入3~…
化痰止咳平喘剂之一。出自《新编中兽医学》。制半夏30克、陈皮30克、茯苓45克、沙参60克、麦冬60克、白芍药30克、牡丹皮30克、贝母30克、杏仁45克、甘草2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250~…
针灸穴名。出《抱犊集》。牛即甲穴。猪位于第二、三胸椎棘突间的凹陷处正中,一穴。皮下有斜方肌、菱形肌起始腱及项韧带, 棘突间为棘间韧带、棘间肌, 有肋间动、静脉和第二胸神经的背侧支分布。毫针、圆利针或小…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药之一。味多甘、苦、咸,性多寒凉。主要用于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气喘。常与清热药、养阴润肺药配伍。脾胃虚寒不宜多用。常有药物有:浙贝母、川贝母、白前、天花粉、瓜萎…
富含油质, 有润滑肠道, 使大便易于排出的药物。属泻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主要用于津枯血虚、病后津亏、大肠燥结所致的排便困难。药力较为缓和, 应根据不同病情, 适当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以增强药效。…
活血祛瘀药。出《名医别录》。又名乳头香、浴香。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油胶树脂。炒黄或醋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凉后研末用。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热毒流注乳房,气血郁滞,乳络受阻,致使乳房发生红、肿、热、痛的病证。又称奶肿、奶黄、乳房炎。乳用家畜、猪常见。分热毒壅盛型、气血瘀滞型和气血两虚型。热毒壅盛型 多因邪毒内侵,蕴结化热,乳络不畅;或因久…
外用剂之一。出自《外科正宗》。天花粉120克、黄柏60克、大黄60克、姜黄60克、白芷60克、厚朴24克、陈皮24克、甘草24克、苍术24克、天南星24克。为细末,用水或麻油调敷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阳证疮痈…
针灸穴名。见《中国兽医针灸学》。猪位于乳头基部外侧。近脐部的一对乳头外侧基部为中间乳基穴,前后各隔一对乳头的外侧基部各一穴,共六穴。针刺乳腺,皮下为腹斜肌的腱膜,深层为腹直肌,腹腔面衬有腹横筋膜和腹…
涩肠止泻药。出《药性论》。见《元亨疗马集》。又名迦拘勒、豆蔻、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种子。缓火焙干。生用或炙用。主产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辛, 温。入脾、大肠经。功能温中…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