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平喘药。出《雷公炮炙论》。见《元亨疗马集》。又名姨妈菜、罗鬼菜、水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的根。秋、冬地上部分…
脑、髓、骨、脉、胆、胞宫等六个组织器官的总称。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器官而与六腑相似。但在功能上能贮藏精气而又异于六腑。它们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其总的功能与五脏的贮藏精气相似。奇恒之腑中的胆, 因…
针灸穴名。见《养耕集》。牛位于髂骨翼后方, 荐惟两侧约9厘米处, 即从髋结节至尾根作一连线, 再以坐骨结节与百会穴作一连线, 两线相交处是穴, 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臀中肌内。深部有坐骨神经和臀前动、静脉分支…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因其既不直属脏腑, 又无表里关系而异于十二正经, 故称“奇经”。奇经八脉最早散见于《黄帝内经》 各篇, 到了《难经》才提出“奇经八脉”这一总…
熄风镇痉剂之一出自《杨氏家藏方》。白附子20克、白僵蚕20克、全蝎20克。为末,开水冲调,加黄酒100毫升,候温灌服。马、牛50~80克。功能祛风化痰。主治歪嘴风。方中白附子辛散头面之风, 为主药; 白僵蚕驱络中风…
温邪侵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 阳热亢盛出现的里热证。为卫气营血辨证之一。气分证是温病最常见而易转变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如能及时治疗,可获药到病除之效;若失治,则温热之邪深入心营,病乃加重。卫…
针灸穴名。见 《中兽医针灸学》。猪位于前肢腕后内侧黑色小点(5~7个)处, 取正中或近正中处一点为穴, 左右肢各一穴。黑色小点为皮肤憩室。憩室内有腕腺排泄孔。用圆利针或毫针刺入1~1.5厘米;也可刮灸。主治风湿…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汇编》。又名肺水穴。位于胸侧壁,左侧在第六肋骨前缘,右侧在第五肋骨前缘,肘突后约6厘米处的血管上方。左右侧各一穴。沿肋骨前缘穿通胸壁, 有肋间动、静脉和肋间神经分布。巧治, 剪毛消…
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马位于鼻孔内上缘(驴在鼻孔外上缘),左右侧各一穴。皮下是鼻横肌, 有鼻外动、静脉, 上唇动、静脉, 眶下神经鼻前支和颊上神经分布。巧治,以刀割开约4.5厘米切口, 驴弯马直。主治鼻…
为公元6世纪中国的一部综合性古农书,其中卷六为畜牧兽医的专卷。作者北魏贾思勰,山东益都(今寿光县)人, 曾任高阳太守,生卒年代和其他事迹不详。书成于533~544年。卷六内容共六篇:①养牛、马、驴、骡篇。重点…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