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用为主的一部兽医针灸学著作。台湾大学农学院杨清容、陈荣华、冯翰鹏及林仁寿合著。1984年台北市华香园出版社出版。书分针灸学概论、中兽医基本理论、兽医针灸技术和穴位各论四篇, 并附有穴位套色图和针灸彩色…
暑湿热毒侵于肠胃, 湿热郁蒸,毒气弥漫,或寒湿内郁大肠, 脾肾阳虚, 气不固摄而引起里急后重、兼下血液或粘液的病证。各种家畜均可发生。见《牛经备要医方》。《元亨疗马集》叫脾痢病。湿热痢 暑湿热毒侵于肠胃…
熄风镇痉剂之一。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羚羊角6克(可用山羊角片60克代)、霜桑叶20克、川贝母30克、鲜生地60克、钩藤(后入)30克、菊花30克、白芍药30克、甘草15克、竹茹60克、茯神30克。煎汤灌服,也可作散剂,开…
中国清代儒医和儒兽医。字仲晦,号青峰,别号海西云樵。甘肃省通渭县人。1765~1778年间任四川威远知县,并在县内建青峰书院。李氏通医术,对中药有研究,威远一带盛产中药,乃著《青囊心法》、《活兽慈舟》、《活…
催吐药。出《神农本草经》。见《齐民要术》。又名梨卢、葱葵、山葱。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Veratrum nigrum L.或毛穗藜芦V.maackii Regel的根或根茎。除去苗叶,晒干或用开水浸烫后晒干。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苦、辛,…
调理和治疗血分疾病的药物。血分疾病有血虚、血热、血瘀、血溢四种类型。选药时, 血虚宜补, 血热宜凉, 血瘀宜行, 血溢宜止。《黄帝内经·素问》:“谨守病机, 各司其属, 有者求之, 无者求之, 盛者则之,虚…
清代治疗马常见病的著作。作者周维善(原刊周海蓬,系藏书者),山东临淄人。书成于光绪戊申岁(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书分“疗马集三十四症”、“针灸歌”和“疗马百一方”三部分;“疗马集三十四症”内容基本…
中国清代名兽医。河南省孟津县马屯集李家岭人。自幼习兽医,精通医理,能决难断疑,享誉于豫西诸县。李氏门人颇多,李氏卒后11年(1872),其洛阳弟子杨大根和新安弟子杜玉样等37人,为他勒石树碑于李家岭。其遗著《…
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猪又名膻中穴。马位于胸后剑状软骨旁开1.5厘米处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胸后深肌和腹直肌,有胸外动、静脉和胸外神经分布。猪位于胸骨下, 两前肢间的正中, 一穴; 有腋神经, …
饥盛急食,料多役少,谷气凝于脾胃,料毒内聚入血使而精神困倦,口气酸臭,恶料,拘行束步,四肢如攒的病证。又名伤料、伤食。马骡多见。多因体壮、食欲旺盛的家畜, 谷料过多,贪食过盛,使役太少; 或平时使役过重…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