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消除气滞的药物。又称行气药或利气药。理气作用强的, 习称破气药。此类药物多辛温芳香, 主开通郁滞, 行气理脾, 舒肝解郁,降气平喘,理气止痛, 降逆止呕。《元亨疗马集》:“秘则通, 气…
肾经受寒引起后肢痉挛、腿直如竿的病证。首见《元亨疗马集》。多因劳伤、马瘦,气血虚弱,役后带汗卸鞍,外感风寒,或久卧湿地,或乘身热而渡河,寒湿侵入肾经,肾受其邪,传于腰胯所致。病初患畜后肢痉挛,时拎后…
清代周维善所编著《疗马集》中的一部分。收载治疗马属动物疾病的药方110个,大多出自《元亨疗马集》。其中有些方剂查不到出处,很可能属于作者的验方或家传秘方之类。
化痰止咳平喘剂之一。出自《兽药规范》(二部)。百合45克、麦冬30克、半夏25克、紫菀30克、甘草15克、远志25克、知母25克、北沙参30克、陈皮25克、茯苓25克、浮海石20克。研末灌服, 或煎汤服。马、牛250~300…
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牛古称尾闾(粪门)。位于肛门处,当脱肛时针刺直肠粘膜,此时称莲花穴。有直肠中动、静脉和直肠后动、静脉以及直肠后神经分布。巧治,先用温水洗净脱出的直肠,用手指或用剪刀除去坏死…
明代疗马著作。又称《纂图类方马经》。据书前舒春所作的序来看,该书为15世纪明宪宗时主持御马监的太监钱能命人取马经旧本,参以群书,考订而成。《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存目。书分六卷,内容以马病防治及有关技…
根据气滞宜疏的原则立法, 以辛散行气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疏畅气机, 调理脏腑等功能, 用以治疗气机不畅的方剂。气机不畅主要包括气滞和气逆两方面。气滞有脾胃气滞和肝气郁结; 气逆有胃气上逆和肺气上逆。气滞宜…
外感风寒,内伤阴冷,中焦气机不畅而致的急性阵发性腹疼病证。首见《司牧安骥集》。马多发。多因气候突变,阴雨浇淋,夜露风霜,寒邪侵脾,传于胃肠,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阴胜阳衰,致成其患;或劳役之后,过饮冷水…
理气药。出《本草衍义补遗》。见《三农纪》。又名萝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的成熟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主产河北、河南、浙江等地。辛、甘,平。入肺、脾、胃经。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化痰止咳平喘剂之一。出自《蕃牧纂验方》。蛤蚧1对、知母15克、贝母15克、秦艽15克、紫苏子15克、百合15克、山药15克、天门冬15克、马兜铃15克、枇杷叶15克、汉防己15克、白药子15克、栀子15克、天花粉15克、麦…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