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剂之一。出自《兽药规范》(二部)。苏木24克,肉豆蔻24克、茯苓24克、甘草20克、厚朴24克、贯众60克、龙胆草24克、木通24克、泽泻24克、槟榔30克。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空腹灌服,或煎汤服。牛200~400…
峻下逐水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主田。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的干燥块根。除去杂质, 切片或研末, 生用, 醋炙或煨透用。主产华北、西北、华中和西南…
祛寒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白姜、均姜。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泥沙、晒干。生用或炮用。主产四川、贵州等地。辛, 热。入心、肺、脾、肾经。功…
中国清代名兽医。善治牛病。江西省新建县双港人。青年时期,以贩牛为业,为保护牛群健壮,运输途中不生病,闻有善治牛病者,必前往求教,广求名师,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因而其医牛术造诣很深,擅长牛体针灸医疗。…
祛寒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旁生块根(子根)。洗净泥土,按大小分别加工炮制成淡附片、炮附片、黑附片、白附片入药。通常炮用或煮熟用。主产四川、陕…
安神定心药。出《名医别录》。见《元亨疗马集》。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中间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生用。主产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甘、淡,平。入心、脾二经。功能宁心,安神,…
敛汗涩精药。出《本草汇言》。见《元亨疗马集》。又名浮水春、浮麦、陈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晒干。生用或炙用。甘、咸,凉。入心、肾经。功能补虚,止汗,除热。主治…
扶助畜体正气和祛除致病邪气的理论和方法。为治疗法则之一。家畜疾病过程,实际上是畜体的正气(抗病能力)与邪气(致病因素)相互斗争的过程。因此,治疗时就有扶正与祛邪两种方法,以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恢复机…
渗湿利水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安骥集药方》。又称赤茯苓、茯菟、白茯苓、云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菌核。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泥土,晒干用。主产云南、安徽、湖北等地。甘、…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汇编》。马位于飞节下方, 球节上方6厘米之间的跖部两侧皮肤上。深部为趾屈肌腱; 有跖底浅动、静脉, 跖底神经及胫皮神经分支。以烙铁在肿胀处呈目字形直接烧烙或间接烧烙。主治跗骨肿、板筋…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