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凉解表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绿升麻、周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兴安升麻C.dahurica Turcz.Maxim.或大三叶升…
对兔体行针施灸治病的刺激点。参照牛、马和人体穴位以及临证实践而制定。应用的针具是人用毫针及三棱针。灸术与人医相似,也可用“线香”代替艾条施灸。常用的穴位,头部8…
峻下逐水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肘后备急方》。又名葶苈、甜葶苈。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或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 (L.) We…
针灸穴名。牛又称天福穴。出《抱犊集》。位于枕部, 两耳根连线中点, 枕脊与寰椎背侧结节之间的凹陷正中, 一穴。刺入项韧带索状部的起始部, 深层有枕动脉、颈深动、静脉及枕神经分布。用艾灸或火烙; 圆利针、火…
感染反刍兽或家禽的绦虫多寄生于畜禽小肠, 引起以食欲不振、体瘦毛焦、口色苍白、下痢不止和粪中常夹有白色虫体节片为特征的病证。成虫虫体扁平带状, 呈乳白色, 节片逐节逐段从虫体后端脱离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又…
母畜产后发生以腰腿疼痛、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特征的病证。又名产后风、产后瘫痪、爬窝病。首见《元亨疗马集》。本病多因产前营养不良,劳役过重,产后护理不当;或分娩时…
理气药。出《本草纲目拾遗》。见《安骥集药方》。又名台乌药、天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图)。除去细根…
兽医向畜主询问病畜有关情况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四诊之一。问发病时间 借以判断是新病或久病。新病多急性, 多属表证、实证、热证; 久病多慢性, 多属里证、虚证。问发病经过及曾出现的症状 应了解病畜数量、症状、…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马位于倒数第六肋间,距背正中线12厘米的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背阔肌深部、背髂肋肌沟中, 有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背侧支的外支分布。圆利针或火针直刺2~3厘米; 毫针向脊椎方向…
针灸穴名。见《大武经》。位于尾根背侧。马位于第一、二尾椎(尾骨)棘突间的凹陷处; 刺入两侧荐尾上内侧肌之间, 牛、羊、猪位于最后荐椎与第一尾椎之间凹陷的正中。一穴。有尾背外侧动、静脉和尾背侧神经分布。小宽…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