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清热药之一 性多寒、凉,多入肺、肾、肝经。主要用于温热病后期,热病津伤、盗汗、长期低热等阴虚内热证 脾胃虚弱者忌用 常用药物有玄参、地骨皮、银柴胡、青蒿、白薇等
清热剂之一。出自《温病条辨》。犀角10克、生地黄60克、玄参45克、竹叶心15克、麦冬45克、丹参30克、黄连25克、金银花45克、连翘3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250~400克:猪、羊50~90克…
清热剂之一。出自《中兽医治疗学》 (原无方名)。生石膏60克、天花粉30克、玄参30克、黄芩30克、知母30克、大黄30克、枳壳25克、陈皮25克、神曲30克、连翘30克、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清热剂之一。出自《疫疹一得》。生石膏120克、犀角6克(研末,可用水牛角60克代)、生地黄30克、黄连20克、栀子60克、牡丹皮30克、黄芩30克、赤芍药30克、玄参30克、知母30克、连翘25克、桔梗25克、竹叶30克、甘…
清热药之一。清除湿、热合邪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胃、大肠、肝、胆经。主要用于胃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下焦湿热所致的尿赤涩、淋浊等症。津液亏耗及脾虚胃…
清热剂之一。出自《牛经备要医方》。藿香30克、滑石90克、陈皮25克、香薷25克、青蒿30克、佩兰叶30克、杏仁30克、知母30克、生石膏60克。煎汤去渣, 候温灌服,或研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牛350~450克。…
有清解暑热功能的药物。清热药之一。性味多辛、苦:凉。多归肺、脾、胃经。主要用于中暑、伤暑、暑热挟湿等症。《黄帝内经·素问》:“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引起暑证的原因很多,证候不同,选择…
药性寒凉,能清解里热的药物。清热药是以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而无积滞者为治疗对象。主要适用于高热不退、狂躁神昏、湿热黄疸、痢疾、热毒疮肿、热性出血及暑热等病证。根据发热原因和病情所处的阶段不同,治疗时…
清解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清热药之一。性多苦、甘、寒。多入心、肝、肾经。主要用于鼻出血、尿血、便血、斑疹、神昏惊狂、骚动不安、大便干、低烧不退等症。本类药物甘寒阴柔, 脾虚有湿便溏者忌服。常用药物有地…
清热药之一。以清气分热邪为主,主要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证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至神昏、发狂、尿短赤、脉象洪数、舌苔黄燥等实热证。对体虚病畜使用本类药物时,当考虑照顾正气,勿令克伐太过, 必要时和扶…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