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蹄甲上部有毛与无毛交界处(蹄冠缘)肿胀破溃、流出脓液为特征的病证。亦称蹄冠炎。见《元亨疗马集》。多因蹄冠部外伤所致,如肢势不正,两蹄在运动中互相碰撞,损伤蹄冠:…
辛凉解表药。出《本草经集注》。见《痊骥通玄论》。又名蔓荆实、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 L.或蔓荆V.trifolia L.的成熟果实(图1、2)。晒干,…
论述马脉诊和色诊的中兽医古文献名。刊载于《马书》,题名“马师皇问对脉色论”, 后被编入《元亨疗马集》。1736年李玉书改编《元亨疗马集》时,改题名为“脉色论”。脉诊…
摘除雄性马骡睾丸以终止其繁殖能力的手术。为中国民间畜禽阉割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见于《周礼》:“夏祭先牧,颁马攻特。”“攻特”,即去势。《元亨疗马集》中有“净其…
血孢子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 引起以发热、贫血、黄疸、血尿为特征的病证。多发于夏秋两季。中间宿主蜱是本病的传播者, 发病时间与蜱的繁殖和活动时间一致。不能接触传染, 宿主特异性很强。多因长途运输, 饥饿缺…
清代医牛著作。作者沈莲舫,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和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共77节,先论诊断,后述疗方疗法。辨证论治,证方密切结合,简明扼要,对于寒热、阴阳的辨别,病因病理的分析,有独到之处。所选录的医方, …
养阴药。出《本草正》。见《兽药规范》(二部)。又名女贞实、冬青子、爆格蚤。为木犀科植物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或加黄酒拌匀,密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干燥用。主产浙江、江苏、湖…
进针后,依靠捻转针体对穴位进行刺激,使患畜的痛阈明显增高而能安静地接受外科手术的一种针麻方法。根据捻转方式可分为人工手捻针麻醉和电子捻针麻醉两种。针麻研究初期,手捻针是一种基本的针麻方法。它不需要复…
开窍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安骥集药方》。又名胆黄、管黄。为牛科动物牛 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研末, 生用。主产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甘肃、河南等地。苦、甘, 凉…
暑湿热毒内侵膀胱, 或肾阳亏虚, 膀胱气化无权, 使尿液潴留而引起小便不通或癃闭的病证。又名小便不通、小便闭。首见《司牧安骥集》。马、牛多发。损伤尿闭 多因损伤或挫伤腰胯而发。证见站立困难, 腰胯及后躯知…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