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结膜囊、第三眼睑或泪管内,而引起患牛发生结膜角膜炎, 甚至角膜糜烂和溃疡的病证。《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称牛患目生弩丝虫症。吸吮线虫在发育过程中,以蝇为中间宿主。当蝇再次舔食牛泪…
奔走过急,劳伤腰肾,致气血不通,经络凝闭,败水积肾而腰腿疼痛、抽搐后脚的病症。马多发。首见《司牧安骥集》。多因长途奔走,劳伤腰腿,伤及腰肾,致肾阴不足,肾阳衰弱,水火不济,气滞血涩,经络凝闭,血不能…
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胆管中,引起肝胆发炎和胆管阻塞,以消瘦、贫血, 下颌水肿为特征的病证, 现代兽医学称肝片吸虫病。明代《稗史汇编》已有牛肝蛭记载。多因机体正气不足, 气血亏损,抵抗能力下降时,在田…
清代医牛著作。又名《牛经备要》、《牛经大全》。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内容分为148节,1~10节为相牛法。11~68节为医牛总论,分别论述牛的脏腑生理、病理、发病原因、辨证原则、诊断方法和药治原则等。其中有两节…
翳障凝于瞳内不能视物的病证。又称青光眼。首见《司牧安骥集》。《元亨疗马集》:“内障者,五脏热极,毒气冲肝,翳障遮眼瞳人也。”多因暑月炎天,劳役过重,热毒冲于心、肝经,肝受其邪,外传于眼,翳障凝于瞳内…
疫疠之气上攻于目, 引起牛羞明流泪,结膜红肿,白云遮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证。其病原现代兽医学认为是牛摩勒氏杆菌、立克次氏体等。又名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多因病牛或带菌牛引起暴发性流行, 病牛的眼泪、鼻涕…
活血祛瘀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的干燥根。生用或酒炙用。主产河南。苦、酸, 平。入肝、肾经。功能活血, 散瘀, 消肿, 补肝肾, 强筋…
以鼻流脓血为特征的病证。见《司牧安骥集》。又称脑漏、气毒。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 伏郁化热, 邪热熏蒸, 热毒攻于鼻窦, 以致鼻窦痈肿蓄脓; 或面额受外邪暴力损伤, 额骨或上颌骨骨折、牛角折等造成瘀血停滞鼻窦…
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马位于耳根内侧前缘,额骨眶上突(眉棱骨)上方,顶骨两侧的凹陷中。即下颌关节后上方,紧接耳根的前内侧凹陷处,刺入耳肌及其深部的颞肌,有颞浅动、静脉和眼睑神经分布。猪脑俞又名透…
膀胱积热,损伤脉络,或脾肾亏虚,统摄失司,血随尿出的病证。首见《司牧安骥集》。各种家畜均可发生,根据病因及临证表现分为两型。实证 多因使役过重,或外感热邪侵袭,致心火亢盛,心热移于小肠,使肾与膀胱积热…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