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畜以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眼球震颤为特征的病证。马牛多见。根据病因和病程,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急惊风 幼畜是稚阳之体,气血未全,经脉未充,肌腠不密,形体未坚,感受风寒邪热疫毒,由表入里,阴血…
清热燥湿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安骥集药方》。又名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为菊科植物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嫩茎叶(图)。…
清热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郁金30克、诃子(煨)15克、黄芩30克、大黄6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栀子30克、白芍15克。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泻。主治肠黄,证见荡泻如水…
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类别的总纲。各种疾病, 可按其证候以及病理机制的阴阳属性归纳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在临证时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阴证 符合阴的一般属性, 如慢性的、虚弱的、抑制的、功能减退的、寒冷的证型…
属于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与方法论,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最早见于《易经》,常与五行学说并用。阴阳的涵…
动物体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相对平衡的协调关系失调, 发生偏盛偏衰所导致的种种病理变化的概括。在生理上, 阴阳两方面所代表的动物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 以及物质与机能之间,必须始终保持对立统一, …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这两种学说都属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宇宙观与方法论。阴阳学说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
助阳药。出《得配本草》。见《司牧安骥集》。又名益智子、益智。为姜科植物益智 Alpinia oxyphylla Miq.的成熟果实。晒干, 炒后去果壳, 取仁捣碎。生用或盐水炒用。主产海南、广东等地。辛, 温。入脾、肾经。功…
针灸穴名。见《中国兽医针灸学》。牛位于阴唇两侧, 阴唇上、下联合之间的中点旁开2厘米处, 左右侧各一穴。穴部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 针体经过阴门缩肌、前庭缩肌, 周围有阴部神经和阴部动、静脉分支。毫针向前下…
理血剂之一。益母草120克、当归75克、川芎30克、桃仁30克、炮姜15克、炙甘草15克。为末,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煎汤服。马、牛200~300克; 猪、羊30~60克。功能活血化瘀, 温经止痛。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本方是…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