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剂之一。 出自《中兽医方剂》。 小米30克、 食盐30克。 二药混合, 加水少许, 使食盐附着在小米上, 然后用白纸3~4层包好( 纸包约1.5厘米厚),再用水浸湿纸包,烧黑存性。 待凉除去药外纸灰,研成细末, 过…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马位于第一与第二腰椎横突之间, 距背正中线6厘米处, 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背最长肌内,有第一腰动、静脉背支和第一腰神经背侧支分布。火针或圆利针直刺3~4.5厘米, 毫针刺入6厘米;…
催情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兽药规范》(二部)。又名白石、羊起石、石生。为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的矿石。去净泥土、杂石。生用或火煅用。主产湖北、河南、山西等地。咸、温。入肾经。功能温补命门,…
中国现代名中兽医山东临淄县人。早年毕业于济南工业专门学校。后弃工习医,专攻中兽医学术,在当地创办“龙池区兽医联合诊所”,乡里闻名。1957年被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马卫生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被聘为…
针灸穴名。见《 兽医针灸学》。马位于第二与第三、牛位于第三与第四、羊位于第四与第五腰惟横突之间, 马、牛距背正中线6厘米,羊距背正中线3厘米处, 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背最长肌内, 有腰动、静脉及腰神经背支分…
针灸穴名。见《中兽医针灸学》。牛又名后通膊穴,出《抱犊集》。马、牛位于股部,膝关节后部,胫骨外踝后上缘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股二头肌的肌前、中止腱的间隙内,有股后动、静脉和胫神经的分支分布。以…
寒伤或闪伤引起的腰胯疼痛病证。见《元亨疗马集》。寒伤腰胯 多发于老弱瘦马。由于阴雨苦淋,夜露风霜,久卧湿地,久拴阴冷之处,或近于檐巷而带汗卸鞍,风寒湿邪侵袭肌表,肾经受寒,传于腰胯,因而发病。证见腰脊…
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汇编》。牛位于乳头基部外侧,每个乳头一穴。针刺入乳腺。猪在最后两对乳头基部外侧旁开约1.5厘米处,左右侧各二穴,毫针或圆利针向内上方刺入1~2厘米。主治奶黄、尿闭。
针灸穴名。见《中国兽医针灸学》。马位于耳壳后缘,岩骨乳突前下方凹陷中, 左右侧各一穴。皮下有耳下肌、翼肌。用毫针向对侧口角方向刺入6~8厘米。针者感觉针体有涩感, 为正确穴位。具有镇痛作用。电针麻醉时配…
针刺麻醉专用穴名。见《中国针灸荟萃·兽医针灸卷》。位于腰侧部,有前、中、后三穴。前面一穴称腰旁第一穴,位于第一腰椎横突游离端的前缘; 当中一穴称腰旁第二穴,位于第二腰椎横突游离端的后缘;后面一穴称腰旁第…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