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畜阴道流出白色或赤白相杂的粘稠臭浊液,形如带状的病证。见《活兽慈舟》。根据病因病性,分为虚寒型和湿热型。虚寒型 多因饲养不良,使役过度,加之外感风寒,内伤阴冷,以致气血虚衰,脾虚运化失常,肾虚带脉…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马位于头顶部。主穴在门鬃下缘正中,顶骨外矢状嵴分叉处。二副穴各在主穴斜下方约3厘米,与主穴呈正三角形。共三穴。皮下有耳肌、颞浅动、静脉和耳神经分布。用毫针由下而上沿皮下刺入…
理气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元亨疗马集》。又名代赭、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赤铁矿采挖后,除去杂质,醋制,碾碎成粉。产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东等地。苦,寒。入肝、心经。功…
泻下剂之一。出自《伤寒论》。见《猪经大全》。大黄60克、厚朴45克、枳实60克、芒硝250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煎汤服 (芒硝后下)。马、牛400~600克; 猪、羊60~120克。功能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牛见《兽医针灸汇编》。马、牛位于胸侧壁,肘突后约6厘米的血管上,左右胸侧各一穴。即第七肋骨相对的胸外静脉上,有胸外动脉、胸外神经伴行。以大宽针或中宽针顺血管刺入1厘米,出血…
理气剂之一。出自《中兽医治疗学》。香附(醋制)35克、莪术(酒制)35克、三棱(酒制)35克、木香25克、砂仁25克、莱菔子(炒)35克。为末, 温水冲调, 加米醋300~500毫升, 同调灌服。马150~200克(醋在外)。功…
平肝明目药。出《本草衍义》。见《痊骥通玄论》。又名蒺藜子、旁通、白蒺藜、休羽。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晒干。生用或制用。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苦…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马位于蹄底正中,蹄叉尖部,每蹄一穴。前蹄称前垂泉;后蹄称后垂泉。穴位深部为蹄叉真皮,有蹄底静脉丛和指(趾)掌(跖)侧神经分支。巧治可治漏蹄。
补养剂之一。出自《中兽医方剂学》。羊红膻200克、淫羊藿100克、阳起石10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马、牛200~400克。功能补肾健脾,壮阳催情。主治母畜肾虚,阳衰不发情。方中羊红膻健脾补虚,温肾壮阳,促…
用外加磁物作用于畜体经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用天然磁石作为组方药物治疗畜病在《司牧安骥集》中已有记载,但兽医上的磁穴疗法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磁穴疗法使用的器材有磁片、磁针和磁疗机。其疗法种类也较…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