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马位于眼睛的上方,额骨眶上突上缘约3厘米处的陷窝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颌骨冠状突前缘的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和眼睑神经分布。用小宽针斜向后下方刺入2厘米,毫针刺入3~6厘米。…
肾水亏损,肾阳衰亏,或外受损伤致下元不固,使阴茎脱垂于阴筒之外,收缩无力, 日久水湿下注发生浮肿的病证。瘦弱马骡多发。见《元亨疗马集》。根据病因分为两型。肾阳亏虚型 多因畜体瘦弱,使役过度,肾阴亏损,…
屈腱的急性或慢性肿痛。首见《元亨疗马集》。多因长途乘骑或运输, 奔跑过急, 拉挽过力, 跳越障碍, 在泥泞的水田里耕地, 或在不平的道路上奔驰, 使屈腱长时间过度牵引所致; 屈腱的外伤也可引起。肢势及蹄形不…
伴有皮肉破损的开放性机械性损伤。古称金疮。多因尖锐物体如铁钉、树枝、木桩、秸秆等刺伤,刀斧砍伤, 弹片击伤, 畜角顶伤, 虫兽咬伤, 踢伤, 打伤, 挫伤, 压伤等, 致使局部皮肉破损, 筋脉断裂。证见皮肉破…
开窍剂之一。出自《司牧安骥集》。皂角30克、麝香10克、芸薹子30克、瓜蒂20克、胡椒30克、藜芦30克、半夏20克、白芷20克。各研成极细末,混匀,装瓶备用。每用少许吹鼻。功能顺气通窍,散寒止痛。主治冷痛,也可用…
由《串雅》辑出的兽医验方。《串雅》分《串雅内编》、《串雅外编》, 是清代名医赵学敏(约1720~1805, 浙江钱塘人)搜集民间串铃医(走方医)常用单方、验方、医疗技术编写而成。具有“验、便、廉”的特点。《串雅外…
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马位于腕关节外侧下方约6厘米处筋前骨后的血管上,左右肢各一穴。即在掌骨上端外侧, 指深屈肌腱前外侧的掌心线外侧静脉上, 有掌心浅外侧动脉伴行和掌外侧神经分布。以小宽针沿血管刺…
皮肤和肌肉组织发生肿胀和化脓性感染的病证。首见《司牧安骥集》。疮 局部化脓性感染疾病的总称。《元亨疗马集》“疮黄疔毒论”:“疮者,气之衰也。气衰而血涩,血涩而侵于肉理,肉理淹留而肉腐,肉腐者,乃化为脓…
外感风寒湿邪凝于经络引起四肢轮流疼痛的病证。又名痛风。多因劳役刚回, 带汗卸鞍, 系于檐下或巷道之处, 或阴雨苦淋, 夜露风霜, 久卧湿地, 内伤阴冷等, 风寒湿邪侵于腠理, 致使气血相凝, 经络郁结, 传经…
活血祛瘀药。出《本草图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鲮鲤甲、川山甲、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 Manis pentadactylaLinnaeus 的鳞甲。烫制或再醋淬后用。主产长江以南各省区。咸, 微寒。入肝、胃经。功能散血通络,…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