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畜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在《黄帝内经》中称为“病机”,概括为“病机十九条”。《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元亨疗马集》“八证论”:“真气守于内…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疼痛性疾病。首见《元亨疗马集》。多因膊尖部的直接损伤,如跌倒、踢伤、钝性物体的打击,闪、挫及外伤等所致;也可因来自肢体下部的冲力如猛烈跳跃、自高处跌下等所致的间接损伤所引起。证见患…
开窍药。出《本草纲目》。见《安骥集药方》。又名上片、龙脑、冰片脑、梅花脑、梅片、梅冰。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 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辛…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牛、猪和羊又名滋元或爬壁穴。位于肩胛软骨与肩胛骨后角结合部的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刺入胸斜方肌和背阔肌,达胸下锯肌上缘与前上锯肌的肌间隙内,有肋间动、静脉和胸神经背侧支以…
驱虫杀虫药。出《药录》。见《司牧安骥集》。又名榔玉。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剥去果皮,晒干,润透切片或打碎。生用, 炒用, 炒焦用。主产海南、福建等地。苦、辛…
风寒湿邪侵袭肢体, 传于经络, 导致肌肉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证。多因腠理不密、营卫不固,又逢气候寒凉,贼风侵袭, 或因阴雨苦淋,夜露风霜,久卧湿地等, 风寒湿邪乘虚侵袭, 流窜经络, 致使经络阻塞…
养阴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元亨疗马集》。又名上甲、鳖壳。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干燥背甲。生用或砂炒透趁热喷米醋炙用。主产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咸, 平。入…
既解表又攻里,或既解表又清里的方剂。亦可归入和解剂中。此类方剂可用于外有表邪又有里实,或里热已盛而表证未解之证。代表方剂如防风通圣散。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牛、猪、羊膊尖穴又名雁翅或云头,它与马后肢雁翅不同,是同名异位穴。位于肩胛软骨与肩胛骨前角结合部的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刺入颈斜方肌深部,菱形肌与颈下锯肌之间的肌间隙内,…
外用剂之一。出自《外科正宗》。冰片50克、朱砂60克、硼砂500克、玄明粉500克。各研极细末, 混匀, 装瓶备用。用时取药少许, 吹撒患部。功能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主治口腔及咽喉肿痛。方中冰片、硼砂芳香化浊,…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