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根茎型中旱生禾本科野生牧草 (Spodiopogon sibiricus)。形态特征 秆直立, 高60~100 (150) 厘米。叶舌干膜质,顶端具纤毛,长1~1.5毫米,叶宽条形,长7~18…
【理化性质】 临床常用其钠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有臭味,味微苦,易溶于水,且水溶液较稳定,微溶于甲醇,不溶于乙醇。【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 (绿脓杆菌除外)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
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使用时间一般较长,为了充分发挥其促生长作用,避免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控制药物品种: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不应将人畜共用抗生素作为药物添加剂应用,而应该以畜禽专…
钩状唇旋线虫寄生于鸡、火鸡的肌胃壁内引起的寄生虫病。钩状唇旋线虫(Chei-lospirura hamulosa Diesing,1851)属旋尾目、华首科、唇旋属,又称钩饰带线虫(Acuaria…
由结肠系膜系著于腰下部,较长,是大肠的主要部分。
食道口属(Oesophagostomum)线虫寄生于猴和猿的大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非洲、南亚、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等地。常见种:1. 长刺结节虫(Oesophagos-tomum aculeatum),寄生于猕猴、卷尾猴的大肠,有头泡…
尖尾目之马尖尾线虫(Oxyuris equi)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大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马蛲虫病。雄虫长9~12mm,尾部有2对巨大的乳突,最末端一对伸向后侧方,支撑着一个横跨两侧的翼膜;还有一些小乳突;交合刺一根,状…
阐明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相互制约及其在免疫调节中作用的理论。由杰尼(N.K. Jerne)于1974年提出。该学说强调免疫系统的整体性, 淋巴细胞克隆之间通过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的相互…
带科、带属的带状带绦虫〔Taenia taeniaformis (Ba-tsch, 1786)〕,又名泡尾带绦虫〔Hydatigera taeniafor-mis (Batsch, 1786)〕寄生于猫科动物的小肠内…
多年生菊科野生牧草(Artemisia ordosica),又名黑沙蒿。形态特征 旱生沙生半灌木。轴根型,高50~100厘米,无明显主茎,多分枝,开展。叶鞘肉质,一或二回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条形,长1~3毫米;茎上部叶短小,3~…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