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寄生于动物体内的蠕虫的种类,形态、生活史、生理与生化、免疫,生态习性及流行情况和地理分布等,同时还研究寄生蠕虫所引起的蠕疾病及其防制措施的学科。蠕虫“helminth”和“vermes”一词,来自希腊文和拉丁…
消除和杀灭活存病原体的措施。动物圈舍、屠宰加工场所、转运屠畜的车辆和工具以及某些畜产品和废弃物常常被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所污染,而成为播散疫病的来源。兽医卫生消毒就是为防止生物性污染,保持环境卫生…
研究畜禽免疫应答的现象和本质以及在兽医实践中应用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及应用性和技术性兼具的学科。发展简史 早在公元15世纪, 中国民间就已流传用良性天花痂皮吹鼻,以预防天花。此法于18世纪初传…
蜱、螨寄生于畜禽体表引起的寄生虫病。蜱、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见寄生虫分类)。研究蜱、螨形态、生活习性、危害或致病作用及防制措施的学科叫兽医蜱螨学,是应用昆虫学的分支,也是兽医寄生虫学的组成部分。病…
研究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及动物性产品转运和废弃品处理所形成的与人类和动物生存有关的环境卫生状况,以保障人和动物的安全。与动物有关的人类活动场所,如畜禽饲养场、屠宰加工场、屠宰废弃物卫生处理场、兽药厂…
国际性兽医学术团体。1862年在德国成立。本部设于瑞士日内瓦。是世界兽医大会常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筹备并主持每四年一次世界兽医大会;与世界各国兽医学会联系和信息交流;统一专业技术和理论;制…
隶属于原国民政府农林部的全国性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机构。1941年7月1日在广西省桂林市良丰成立,1948年迁至南京市中华门外小行镇。其前身是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和农林部兽医大队。首任(1941…
前苏联兽医研究机构。是全苏农业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它在原彼得堡兽医微生物实验室基础上于1918年1月创建,1919年2月搬迁到莫斯科郊区。1930年更名为全苏实验兽医研究所。该所现已发展成为全苏兽医科研为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有关畜牧的政务,亦即有关畜牧兽医业务的行政管理。1840年以后, 由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 “富国强兵”的口号日益高涨,加上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使中国古代较为单纯的马政演变为较为全面的畜牧行政, 建…
从事研究家畜家禽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规律, 创造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地生产高产优质高效产品技术的专门性研究组织。古代没有设置专门的畜牧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技术的生产,为劳动者在长期生产活动中…
记住我的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我已阅读用户协议及版权声明
注册